测井公司三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刘广一
境外艰苦环境磨不掉耐劳本性
本报记者聂潇潇通讯员丁静
2015年02月0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春天的时候爸爸走了,直到过去三个季节,他才会回来。”这是刘广一的女儿对爸爸的印象。
  作为测井三分公司主任工程师,从2002年开始,刘广一负责带队执行测井蒙古项目,在蒙古国协助公司开拓外部市场。2014年是他在蒙古国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也是蒙古项目经受极大冲击的一年。刘广一介绍,“为应对税收政策的变化,东胜石油(蒙古)公司在2014年没有钻探新井,目前只能以抱团取暖的形式继续合作。”
  2014年8月中旬,由于测井队长王克强有急事回国,本来就3个人的团队,只剩下刘广一和司机韩玉华,刘广一成了“光杆司令”。人员减少了,测井施工任务还得保质保量地完成。2014年9月,刘广一接到CH18-5井施工任务,要和队友从东戈壁省的宗巴音到东方省乔巴山境内的CH18-5井场。赶了一天的路,距离目的地依然有400多公里。“荒野里没有人烟,偶尔能听见狼群的呼嚎,只能睡在车里,”刘广一回忆说,“因为怕缺氧窒息,车窗必须留缝,车内的温度已经接近零度,但我不能马上睡觉,除了写工作日志,还要围着车身巡视一圈。凌晨三点才睡着,睡了两个半小时就赶紧起来准备赶路。”凭借为甲方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刘广一带领蒙古项目组为东胜石油(蒙古)公司完成了42井次的测井施工,并圆满完成了GSG公司、NPI公司在蒙古国26区块、18区块2口裸眼井测井任务。
  环境艰苦、任务艰巨,刘广一和队员没有一刻松懈学习。利用测井施工现场的偶然发现,他通过试验研究发明了测量自然电位曲线的新方法,写作了《对微分自然电位测井方法的研究》,并参加了山东省青年科技论文比赛。
  2014年,项目组驻地接通了网络,结束了不能上网的历史。“境外长途费用高,而且在野外作业时,信号非常不好。现在能通过网络与公司联系,还能和老婆女儿聊天,我已经很满足了。”刘广一说到这里,觉得很愧疚。“从孩子上托儿所开始,我就开始到蒙古出差,现在她都上高中了,总觉得错过了她的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