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油地双方不断加大力度对西城进行改造,改造成果不仅提升城市形象并且方便居民出行(资料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胜中社区组织职工进家入户发放公益海报,传递正能量。 通讯员 程秀华 提供
2014年年底,东营市以山东省第三名的成绩通过省文明委审核,被推荐参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此时油城的街头巷尾,不论是油田职工还是东营市居民,为了“创城”,为了共同的家园,大家都在为其出把力。胜利油田与东营市全员参与,一个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交织合作再次彰显魅力。
测井公园对公众开放 开车在路上“敞亮多了”
2015年1月1日,新年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胜利广场上空,艳丽的风筝乘风飞舞飘扬。地上持线的人叫王健,每逢闲暇之时,他便会来到广场上消遣娱乐。
王健是一名油田老职工,生活在西城,工作在西城。西城,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基地,是油田生活的大本营,也是典型的矿区。这些年来,王健感觉西城变化越来越大,“尤其是胜利广场附近的几条道路,跟以前相比简直天翻地覆。”
夜晚,华灯初上,胜利广场附近,济南路与西四路交会处的过街天桥上人流穿梭,即便天气寒冷也挡不住市民的热情,不少人手持相机合影留念。无疑,过街天桥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成为夜色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济南路是东营重要的一条商业街,西四路是一条主干道,两路交会处人流、车流密集。就在2012年,一座新的过街天桥搭乘西四路项目改造的快车应运而生。经常来此购物的市民胡丹回忆,以前这一带“逢节必堵”,“开车技术不好来这儿得需要很大勇气”。
两幅画面,一个主题,西城在变。西城与东城相比,规划相对滞后,功能先天不足,东营东西城存在“两条腿”走路的现实。
记者了解到,油地合作共建,加快推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民生。在抓好2013年续建工程的同时,油地双方集中精力实施一批2014年新建项目,为油城市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西城改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济南路改造、胜利广场周边支路、胜泰路、沂山路、城市道路照明项目等7项工程已完工;潍坊路、菏泽路、影视街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大部分路段已实现通车;商河路综合改造工程、西五路桥梁工程、淄博路西延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城6条城市管理示范街常规化运行。
截至目前,已累计改造道路34.9公里,西城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城市绿地及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场所。
几年下来,西城一年一个新变化,城市功能大幅提高,城市面貌展露新颜。就在元旦前夕,可服务超过一万户居民的测井公园也已对公众开放。路宽了,灯亮了,开了多年出租车的姜浩行驶在路上感觉心里“敞亮了很多”。
一个极富现代风采的中心城区已经初具雏形。
8处联合稽查站 打击涉油违法犯罪活动
2014年12月25日,一阵鞭炮声中,服务孤岛油区的联合稽查站仙河站挂牌成立,这是油地共建的第五个油区联合稽查站。胜利油田油区稽查支队副支队长宋立华表示,联合稽查站主要肩负打击涉油犯罪等职责,“这无异于在治安复杂的油区插上了一把利剑”。同日,第六个联合稽查站孤南站挂牌成立。
2015年元旦前一天,最后两个联合稽查站董集与永安站挂牌成立。油地联合建立8个联合稽查站,联手开展打击涉油违法犯罪活动,目前已取缔收油点、窃气点91处,破获打孔盗油、井口盗油案件3起,架起又一张油区“安全网”。
如果联合稽查站只是在敏感油区增强了守护力量,那油田与地方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则确保了整个油区的安宁。胜利石油管理局综治办主任张文明介绍,2014年,油田与东营市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私拉乱接盗用天然气集中整治等系列活动,与淄博市开展冬季“打团伙、挖窝点、保平安”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与滨州市开展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油气管道是关系工业生产的运输线,更是事关市民安全的“生命线”。2013年11月底,东营市与胜利油田成立油气管道综合整治会战指挥部,向管道占压问题“宣战”。
“发现一处,坚决治理一处。”张文明一句话表明了对管道占压的态度。据悉,2017年9月,胜利油田计划将所有管道占压全部治理完成。与此同时油气管道整治也被东营市纳入“东营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年”的重要范畴,市油区办主任王树臣表示,东营市将力争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管道占压清理任务。油地共建共享,群众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个个项目
加速油地经济大融合
2014年最后一个周日,对东营市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而言意义特殊,由东营市与胜利油田共建的东营胜利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启用。
据创业园运营机构负责人徐清华介绍,在这里,创业者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政策。经四个月试运营,已吸纳创业项目101个,孵化创业型企业83家,其中油田子女创业企业23家。
于清华、唐建青便是油田子女创业成功的佼佼者,两人堪比现实版“中国合伙人”。据于清华介绍,他们成立的物联网公司主要以智能芯片生产应用为主,预计2015年可实现营业额5000万元。康建青告诉记者,大创业园让他的创业梦变为现实。
大学生创业园只是胜利油田与东营市众多项目的其中之一。2013年,东营市与胜利油田从长远着眼,把握区域发展大局、优化顶层设计,签订《油地共建协调发展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双方合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确立的18项油地共建重点工作,涉及经济融合、民生建设等多个领域。
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表示,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让油地合作共建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和抓手,“针对性、可操作性非常强,真正实现了系统化、项目化、具体化。”
目前,东营区在胜利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两谷两园”,石油科技谷交易中心开始试营业,商务中心即将开工。石油科技产业园管理中心和27栋厂房正在施工……一个个项目正加速油地经济大融合。
油地双方在谈到油地关系时,都不约而同的用“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概括,这已然成为油地双方的共识。
东营市主要领导表示,共建共享、共兴共荣是油地双方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油地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