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东凯实验学校刘嘉禾赵淑萍张雨溪指导老师谭敬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冬至到了,家家户户吃饺子。
  下午一放学,我就跑到厨房,看着妈妈包饺子。妈妈把面搓成一个粗条,然后切成一个一个的圆球似的面团,再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薄的小圆饼,放上馅儿,捏起来,一个饺子就做好了。看着妈妈熟练的样子,我也想尝试着包饺子。但是,我包的像“伤兵”,心灵手巧的妈妈包了个月牙宝宝,我试着再包一个,呀!比上次好多了,饺子肚子里塞满了馅儿,馅儿也没有被我捏出来,我高兴极了。
  包好的饺子一个个像听话的小鸭子一样在那里排着队。等水烧开后,妈妈把饺子下在锅里,饺子们一个个地像一群小鸭子“扑通”“扑通”地跳进水塘里捉鱼一样,捉完了把肚子喂饱了又浮上水面,真是有趣极了!妈妈把“小鸭子”捞上来盛在盘子里,一个个鼓着圆滚滚的肚子,可爱极了!不禁让我想起清代何耳的诗句“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桌,香气瞬间灌满整间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坐在餐桌前,大口地吃起来,啊!真香,里面的汤汁弹了出来,我脱口而出:“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我一边吃,妈妈一边给我讲起了饺子的由来:吃饺子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为人们做“祛寒娇耳汤”治冻伤,吃过的人都觉得浑身发暖,两耳生热。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有句谚语说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听老师说,先人们认为“冬至大如年”,在冬至这天,君王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尊长祭拜。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这一习俗,这顿饺子宴美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老师点评:文章开篇简明扼要,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接下来小作者从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三方面描述了这一过程。习作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虽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尤其是结尾部分的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