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40名小记者走进东营爱尔眼科医院
40名护眼小天使赶走近视眼
文/本报记者李沙娜解岩片/本报记者段学虎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小记者们排队进行眼部检查。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小记者们在爱尔眼科医院前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26日,本报近40名小记者集体出发前往东营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医院妈咪护眼课堂的第一批小客人,小记者们已经做好了学习护眼知识的准备。随后的“知识问答”检验了小记者们的听课质量,眼睛大检查给不少小记者敲响了警钟。
护眼讲堂迎来首批小客人 小记者带家长齐学护眼知识
  26日一大早,小记者们继续因周末行而出发,与其他活动不同,家长们也陪同孩子一起乘车前往。而小记者们作为东营爱尔眼科医院妈咪护眼课堂的首批客人,与家长一起学习了护眼知识,预防近视。  在去参加活动的路上,家长们对于孩子眼睛的问题忧心忡忡,“孩子从小就接触手机、平板这些电子产品,一直担心他的眼睛会出现问题,这一次活动来的正是时候,可以给孩子做个系统的检查了。”
  上午9点,小记者到达了目的地,在签到后依次进入活动室,东营爱尔眼科医院视光部主任、国家高级验光技师赵洁医生作为本次课堂的讲师,为到场的家长孩子讲述了近视的预防与控制的方法以及家长们的常见误区。
  据了解,孩子近视的原因主要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孩子患病几率可达80%;环境因素导致的进行性近视眼又主要是因为近距离学习、工作时间和强度过大,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等。”赵医生介绍说。
  同时,很多家长在近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家长认为近视不是大问题,去眼镜店配镜就好,但事实上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才能找到孩子近视产生的原因,即使同样是100度的近视,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不同,防治方式也就不同。”赵医生说,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眼镜度数加深,选择不戴眼镜也是常见误区之一,要知道戴眼镜不是造成近视度数加深的元凶,而是不合适的眼镜。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应该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眼检查,确定孩子是真性还是假性近视,一旦确定是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就需要配戴眼镜了。”
  听了赵医生的讲课,小记者们和家长都受益匪浅,纷纷询问起预防近视的方法。赵医生说,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使用电子产品,平时可以多做眼保健操,多进行户外活动。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少吃高糖食品等都对预防与控制近视有一定作用。
让眼睛接受多项检查 保护眼睛成为小记者们一致行动
  在结束讲课后,有奖问答环节开始,在问题提出后,小记者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而接下来的眼睛检查让不少小记者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在医院里,验光、检查视力、测双眼发育状况等,一项项检查让不少小记者对自己的眼睛有了准确的认识,也让家长认识到了对孩子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读书正确姿势调整的重要性。
  小记者吴立安做完检查后很是沮丧,一头扎在妈妈怀里不愿说话。原来医生诊断他有近视的趋势,“其实他平时不大爱玩手机看电视,就是一点,喜欢躺着看书。”吴立安妈妈说,“这次从讲座中我也了解到了不少防止孩子近视的方法,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注意,帮他保护好眼睛。”
  小记者刘宜霖已经被爸爸下了不许看电视的最后“通牒”,“我和他妈妈都是近视,以前虽然知道会遗传,但不知道遗传率竟然会有80%这么高,现在检查出来,孩子的眼睛状况也不是很好,看来要及时采取些措施了。”刘宜霖的爸爸表示,孩子喜欢看电视,平时家长会控制他看电视的时间,“因为雾霾天放假这两天,父母顾不过来,他在家看了两天的电视,以后得更注意这方面,让他多去室外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