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陪伴与守护
2016年05月0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您陪我长大,我伴您变老。也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虽有些矫情,但又颇有几分道理。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张燕讲述和母亲的点点滴滴,都是日常琐碎,而她的QQ空间中记录的母亲,除了搞怪的照片,无非就是妈妈今天为啥高兴了、为啥哭了、闹腾啥了。
但一条条翻下去,一句句话说出来,一件件琐碎听下去,平常又似乎有些不一样。最初说采访时,张燕有过拒绝,“妈妈的病并不是那么严重,我们也不是那么有代表性。”
但,这些和母亲相处的日常,不是有大多数人的影子吗?母亲节,其意义不也就在这日常的陪伴吗?
记得数年前,去车站采访春运,遇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妈妈,带着两个兜子,其中一个里装满了大馒头,手工揉、自己蒸的那种,说是在外地上班的儿子电话里说想吃这个了;此前,和一位新晋妈妈聊天,说起种种不易与各种辛苦,她感慨当妈不是好活儿,然后扭头跟自己的妈妈撒娇,迎来一句嗔怪;不久前,一次采访中,与五十多岁的采访对象聊起母亲,那个已经当爷爷的男人说,自己再也没有妈妈了,和以前再不一样,眼泪充盈眼眶,让人无从安慰……
“母亲”这个词儿,不用念出来,只在舌尖走一遍,就有种很正式的感觉,与妈妈的唠叨、琐碎、千叮咛万嘱咐之感截然不同。
这次采访中,张燕接了一个妈妈打来的电话,“她想来找我。”有时,张燕和哥哥嫂嫂们开玩笑说,真不希望妈妈腿脚那么好,“这样她就不用跑十公里来找我了,就能在家好好歇一歇了。”
但对于母亲来说,牵挂子女,哪还记得十公里路程的长短?
张燕的手机里有很多妈妈的照片,但多数是搞怪的。那些有子女陪伴的照片里,妈妈的笑容都很灿烂。
本报记者 张园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