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笨”的办法做最好的统计
本报记者李金金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015年,东营区统计局以全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目标,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按照“法治立统、改革兴统、科技强统、服务塑统、廉政律统”的全新工作思路,积极展开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被表彰为“全省经济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全区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并连年荣获“全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每一位统计人员严谨的辛勤付出,有人便自嘲道:“为了干好统计,我们只能做‘最笨’的人。”
    对3家违法单位立案查处
  2015年初,一份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异常,引起了区统计局工作人员的注意。通过检查发现,东营区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工资报表未通过统计审核平台,导致该企业近200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且相差数额较大。对此,区统计局执法人员协同劳动工资专员亲自到企业现场核实情况。通过核实,工作人员发现,该企业报表人员出现失误,并有部分工资发放的项目未加到工资总额中去。执法人员责令该企业立即改正错误,写出整改报告,认真统计好企业上报的各类数据信息。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统计是一个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绝不容许问题数据的出现。”工作人员说,为了确保统计数据质量,2015年区统计局对30多家基层报表单位进行了现场统计执法检查,对130余个企业进行了电话核查,对3个违反统计法规的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另外,区统计局严格按照法治立统,建立了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主要宏观数据的审核评估,加大对《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印制《统计法手册》1000余份,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
  工作用情至深攻坚克难
  “你再烦我,我就报警了。”面对住户的不理解和责难,辛店街道的一名入户统计调查员懵了。
  今年11月1日开始,东营区开始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调查的信息包括人员的信息情况、家庭情况和就业情况。“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配合度差。住户白天一般都不在家,晚上警惕心强不开门。”辛店街道的这名调查员回忆说,一次在辖区一小区入户调查,他多次敲门住户都不给开门,最后住户打开门态度也比较恶劣,不配合调查,自己怎么劝说也不行,该住户直接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当时直接懵了。不过警察来了也好。”调查员说,自己与出勤的民警解释清楚后,在民警的证明下,住户才开始积极配合调查。
  而文汇街道的一名调查员则表示,他在工作中曾遇到被调查人员将报表扔到门外的情况,最终通过反复劝解,才争取到被调查人员的理解,接受调查。从11月1日至11日,10天时间,东营区80多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入户调查、录入,完成了涉及东营区10个镇街道的40个村居的40个调查小区、3800余户、10000余人的PDA电子终端设备现场采录上传调查工作。今年,区统计局克服工作量大、调查难度大等困难,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取得圆满成功。
  “三心齐用”竖统计标兵
  “不管现在技术手段如何更新,统计工作最终依靠的还是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往往用‘最笨’、最辛苦的办法才能干好统计。”区统计局的负责人介绍,2015年在全市评出的示范统计站、统计示范企业、五星级统计站、统计星级管理企业等创建行动中,东营区10个统计站有6个达到全市五星级统计站标准,有2个获全市“示范统计站”称号,有2家企业获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化示范企业”称号,有104家报表企业获“全省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五星级单位”称号。
  另外,区统计局突出做好企业纳限和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2015年区统计局对42家企业进行了考察、审核,申报纳入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统计管理。东营区作为中心城区,加上今年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新增单位飞速增长,全区单位名录库更新工作量成倍增加。截止10月底共对全区7800余家新注册企业进行了信息核实,并追加到名录库中。
  今后,区统计局将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沿着“始终推进统计改革创新”这条主线,实施大统计、大数据、快服务三项工程,实现统计服务的高质量、快速度,全覆盖,努力使全区统计工作再上新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