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公厕、纪念品……配套设施大升级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计划在2017年7月前达到5A标准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候鸟迁徙将成为自然保护区未来的一个主打品牌。(资料片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日前,东营市公布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黄河口景区将迎来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设施大升级,方案计划黄河入海口景区升级工作,要在2017年7月前,达到5A标准,迎接检查。
以“黄河入海”品牌为引领 旅游区升级分三阶段
  黄河口生态旅游景区未来将以“黄河入海”品牌为引领,以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和景观质量为前提,以河海交汇、野生鸟类和新生湿地等核心旅游产品为重点,全面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力争2017年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并以黄河口生态旅游景区升级5A景区为契机,推动全市旅游业做大做强。
  方案公布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升级的实施步骤,共分为前期准备、全面推进、迎接验收三个阶段,力争在2017年7月份以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要达到5A景区水平,迎接检查。
  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10月底前)要制定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并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要求委属各单位强化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创建任务。2015年10月,编制完成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提升规划。2016年6月底前,力争通过省旅游局、国家旅游局初审,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预备名单。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按照初审结果进行整改提升,确保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
  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迎接验收阶段。
交通、旅游商品、公厕等 配套设施将有大变化
  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总目标是: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等都要持续升级。包括旅游交通、导览、旅游安全、公厕、无障碍通道等景区配套设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升级。
  旅游交通方面,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态停车场、内部环形游线和自行车道、游步道建设,并完善旅游码头有关手续,办理游船运营资质;旅游游览方面,统一设计能够凸显黄河口景区特色,背面印有游览简图及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等信息的景区门票,推进集电脑查询系统、影视厅、休息厅、售票厅、咨询和投诉接待处、导游联系处、邮政和纪念品服务、导览和游览信息服务、医务室、提供多语种语音导游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标识系统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全面完善景区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
  旅游安全方面,完善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配齐消防等设备,加强安全监控设施的建设;设立专为游客服务的医务室,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提供救护服务,建立紧急救援体系。卫生方面,要加强废弃物的管理,污水排放设施齐全、完好,不污染地面,垃圾清扫做到日产日清,并有跟踪清扫,垃圾桶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立分类垃圾桶;加强厕所改造或扩建,规范管理,做到位置合理、数量充足、照顾残疾人,外型美观,与环境相协调,内有文化氛围,干净卫生无异味,厕所采用水冲或使用生态厕所比例达到100%。
  邮政和购物服务方面,景区内有邮政纪念服务,有电讯服务,有足够数量的公用电话,公用电话亭及标志与环境相协调,景区内所有点均能接收移动电话信号;规范景区周边餐饮零售市场的同时,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空气质量、噪声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国标规定;游船逐步向无污染过渡,景区内餐厅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非环保型材料。加大各景点资源的整合。挖掘黄河口的文化内涵及潜在价值,形成一条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独创性强的精品旅游线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