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派驻”让安全监督履职更有底气
井下修井大队健全制度体系,有效提高安全监控、隐患治理的时效性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3月10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崔吉民) “如果能走上安全监督岗位,我将重点加强对岗位安全标准化操作环节的巡查力度,做到从细节入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在井下修井作业大队四级安全监督竞聘答辩会上,候选人陈辉正在进行现场答辩。
据了解,经过严格的笔试、述职答辩考评后,最终将根据综合得分从12名候选者中聘用8名安全监督,派驻到内外部市场一线单位履行自己的使命。
与以往的监督管理模式不同的是,这个大队今年确定的四级安全监督“户口”不再落在基层小队,而是统一归属到HSE职能部门管理。由原来相对固定的驻队式改为流动性外派式。
针对侧钻、大修施工队伍分布广,现场搬迁、日常施工安全项点多、隐患排查难度大等特点,对每一个外部市场施工队伍各派一名安全监督并定期轮换,本土施工队伍每天开展安全巡查,加大监督跑现场的频次和力度,并注重对各级安全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形成与HSE部门监管的立体网络,有效提高安全监控、隐患治理的时效性。
安全监督的“户籍”不在基层,工作绩效考核由大队统一管理,个人薪酬待遇不再由所在的单位掌控,这让监督员的履职变得更有底气。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修井作业大队修订了《基层安全监督员考评管理办法》,赋予他们适当的监督权限,并从履职能力、工作责任心、作用发挥等方面定期进行测评考核,实行末尾淘汰,既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确保了一线安全监督作用发挥到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