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妈”式的教育,值得点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被称为“狮妈”的上海孙女士要求儿子每天做作业时间不超过2小时,对不合理要求,她直接通过邮件向老师说“不”。好社会需要敢说“不”的忠诚反对者,最忌只会说“是”的虚伪赞美家。当然,最好的途径是共同推动制度优化,但在没有机会与空间时,至少也要坚守底线,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
减负,这是教育界“老大难”话题,喊了多年,成果寥寥,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负担过重,会窒息孩子们的发展空间,扭曲他们的人格,短期看成绩上去了,长期看遗患无穷。这个道理已无需再重复,可为什么就是改不了?
因为,现代社会就是按短期效果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在空前激烈的竞争面前,人人无暇思考未来,而校园不过是成人世界压力的延伸而已,说得再好,不如考上名牌大学好,为占有更多社会资源,青春、快乐、自由等皆可放弃。
在今天,所谓公民意识,并不是按时纳税、遵守秩序那么简单,也绝非“顺民”,真正的公民是有抵抗的,他们知道自己权利的边界,并努力捍卫它。在“狮妈”的身上,便体现了。
在能负责任的地方,就绝不与世沉浮,在争议话题中,勇于独立思考,在大原则处,绝不苟且放弃。
其实,哪个家长不能为孩子争取一分自由呢?不能帮着孩子减点负担呢?只是太多家长是在权力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并不真的服从,却习惯了服软,他们没有异议,没有抗争,既不珍视自己的自由,也不珍视他人的自由,因为自由曾给他们太多挫折。他们只会不断地说“没办法、”“只能如此”、“世界就是这样”,可真的是没办法吗?真的只能如此吗?
诚然,得罪老师可能没好果子吃,成绩差会影响孩子的自信,但我们应坚信,建构在爱的基础上的自信比建构在成绩上的自信更强大,爱孩子,未必只有“为他好”式的利益考量,还要有责任、权利、义务、担当等价值的输出,“狮妈”式的言传身教,值得点赞。
如果每个人都能抵抗一点,就会让地狱之路的建设成本增加一点,好社会需要敢说“不”的忠诚反对者,最忌只会说“是”的虚伪赞美家。当然,最好的途径是共同推动制度优化,但在没有机会与空间时,至少也要坚守底线,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