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苑第一党员服务社副主任张晓冬
组织乐队上门演出帮瘫痪老人圆梦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1月13日讯(记者 徐文君 通讯员 董卫丽) 锦苑第一党员服务社副主任张晓冬在自己的工作中,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居民提出的要求,她总是第一时间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张晓冬的热心和爱心让小区内的居民都记住了这位勤劳的职工,提起她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13日,张晓冬给家住锦苑一区的郝大爷打了一个电话,给他带去了他经常看的报刊杂志。郝大爷因一次意外事故瘫痪二十多年了,2012年搬到了锦苑一区。“郝大爷身体不好,党员服务社把他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进行帮扶,这让郝大爷感受到了锦苑大家庭的温暖。”有一次张晓冬了解到了郝大爷的一个愿望,就是想能亲眼看到表演的节目,但对于常年卧病在床的郝大爷来说,这成了一种奢望。
张晓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特意组织乐队的老同志为他编排了三个小节目。由小区居民栾秀珍诗歌朗诵《党啊,您就是我亲爱的妈妈》起了头,在乐队江崇喜、梦宪江、牛丙辰三位琴师的伴奏下,栾秀珍又演唱了两首歌曲,嘹亮的歌声和精彩的表演让郝大爷忍不住拍起手跟着唱了起来。屋里充满了笑声,整个房间其乐融融,这次演出给郝大爷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二十多年来,听歌曲看演出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今天我一生难忘。党员服务社帮我圆了这个梦,我非常高兴,谢谢你们。”看完乐队的演出,郝大爷拉着张晓冬的手激动地说。
除了郝大爷,家住锦苑小区吕新峰家的“爱心坡道”更体现出党员服务社为民服务的真情。“吕师傅是运输总公司的退休职工,15年前,工作期间修车时不慎导致脑部受伤,在病床上昏迷了40天,被医院下过多次病危通知,苏醒过来后就落下了腿部以下残疾的毛病,只能靠轮椅和拐棍缓慢行走。”张晓冬看到吕师傅虽然自己行走不便,但依然不依靠别人,什么事情都尽量自己做。“吕师傅喜欢自己扶着轮椅到门口晒太阳,但门口的坡道是吕师傅家人找人砌的,不是专业人员施工,坡道抹得坑坑洼洼,长度也不够,吕师傅每次走到门口时,要费好大的劲调整好角度才能勉强下来,这成了吕师傅心头的一块石头。”
当张晓冬了解到这个情况,及时向站长李红军说明情况后,锦苑第一党员服务社立即联系施工队负责人员,一起来到现场,在征求了吕师傅的意见后,制定了详细的整改计划,把原来的旧坡道砸掉,重新给吕师傅修砌了一个既适合吕师傅也适合其他居民出入的方便“坡道”,没过几天,一条崭新的爱心坡道出现在了吕师傅和大家面前,吕师傅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张晓冬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来让小区居民感受到温暖。“社区员工做的这些事,要尽可能地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张晓冬说,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为小区居民奉献爱心,共同建设更加和谐幸福的温馨家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