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胜利老年病医院——
争做老年患者治疗的先锋队
2016年05月0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吕增霞 解岩 通讯员 徐卫卫 李青 片/本报记者 段学虎
  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就老年人“医养结合”问题答中外记者,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老龄化速度较快。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这样就给卫生资源和服务资源都带来一个巨大的新的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盖多少医院、培养多少医生仍然不够。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进机构养老,没有医疗服务的保障,老年人不安心,子女们不放心,所以就得实行医养结合。

  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唯一一家老年病专科医院,胜利医院老年病医院自成立以来,心系老人身心健康,经过20年的努力,凭借过硬的技术与出色的服务已成为深受东营市民老年患者欢迎的集老年病诊疗、护理、康复、养生、科研等为一体的老年病医院。
  针对老年患者特点打造“医养结合”
  从刚成立时的门可罗雀,到如今年收治病人达1000余人次,成为集医疗、护理、康复养护、科研为一体的专业老年病诊治科室,这个以服务老年病人为中心的团队,在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张万义的带领下,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位于胜利医院东北侧的胜利老年病院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唯一一家老年病专科医院。1996年,胜利医院老年病治疗中心成立,经过八年的发展与成长,2004年12月由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注册胜利医院老年病院。入选山东省重点中医心血病专科、东营市重点医学学科。
  人人都会老去,说起成立老年病院的缘由,东营市首席医学专家、胜利医院首席医学专家张万义这样告诉记者,很多老年人都存在一人多病的情况,平均有4至6种疾病,甚至有20多种,就医时常会出现重复多次、多学科就医的情况,老人们跑好几个科室反复就诊。而且在服药时各科之间开具的药物有可能会出现药物相克的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住院也是一样,要在哪个科室住院?不可能天天会诊吧。”张万义主任的这番话让记者感受到了这个科室所包含的医者仁心的胸怀。
  为做到对每一个老人负责,在老年病科,医护人员以医疗小组的形式针对每一个老年病人制定全方位的治疗方案,“查房时一起查,制定治疗方案时也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一起分析,开具药物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张主任表示,社会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对于老年人来说“医养结合”就显得相对重要。“养老院没有医疗,普通医院没有养护,为了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我们会将老年病院打造成为集治疗、护理、康复养护及科研与一体的医院,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
  胜利老年病医院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自成立以来,老年病治疗中心诊治了大量老年疑难、危重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形成了东营地区老年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和科研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老年病科现设有两个临床病区和中医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医外治研究室和督灸室,开设心血管病、高血压等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开放病床50张。并创建了东营首家记忆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开展情景治疗、音乐疗法、艾灸治疗、药物干扰,并且配置了先进的神经康复室。坚持中医护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建立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3个优势病种专病护理常规。独树一帜的特色诊疗护理手法,不仅守护着老年病人的生命健康,也为科室赢得无数患者的赞誉与尊敬。
将心比心 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我亲爱的孩子:哪天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身体也渐渐不行,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如果我吃得脏兮兮,如果我不会穿衣服,有耐性一点,你记得我曾花多久时间教你这些事吗?”走进胜利老年病院,病房内杏粉色的墙壁上装饰着医护人员亲手绘制的图画,张贴在走廊两侧的24孝图以及护士台上摆放着一排春意盎然的绿色植物,无不让老年病科少了几分医院冰冷肃穆的气氛,多了几分温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墙上的24孝图不仅是给患者的子女看的,科室的医护人员更将它们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以精湛的医术守护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以子女的姿态孝顺着每一位老人,给予老人们足够的爱护。
  护士长孝俊梅可谓是老年病院的“大管家”,在她看来,老年病科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能够吃苦耐劳,“耐心、细心、爱心缺一不可。孝俊梅告诉记者,在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上下,其中更是不乏80余岁的老人,“很多老年患者因为病症影响及年龄过大都已出现了器官功能衰竭、减退,认知功能变差,普遍存在着沟通障碍。耳背、痴呆、大小便失禁更是常见。也有一部分病人因为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变得脾气暴躁,因为存在沟通障碍,有时候病人不能很好的理解医护人员的意图,对待医护人员的态度就不会那么温和。”孝俊梅坦言,每当有患者对医护人员大喊大叫时,心里也会有些许委屈,“可是转念一想,如果面对的是我的父母,我又会怎么样做,他们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情绪容易波动,换位思考一下,也更能理解患者的感受。”老年病科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早出晚归,在老年病科投入的精力更是大于投入于家庭的精力。科里16%的患者都有压疮,医护人员要每隔一个小时就帮患者翻一次身。
  尽心尽意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的患者,让老年病科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的科室,敬畏每一个生命是医生的天职。因为,大多数人的生命是在医院诞生,在医院终结。医生能做的,就是让生命之路更长一些,更轻松一些,一路不管多艰难,有爱有温暖同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身处老年病房,孝俊梅对老年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她说:“我们这里的医护人员经常像照顾自己老人,甚至比对自己老人还要好,买饭、喂饭、喂水、清理老人大小便等,几乎成了他们的半个子女。”张万义主任也经常说,“我不能治好每个病人。但我至少能给每个病人一个微笑。”有人评价张万义及其团队,开给患者的药方里,总有一味药叫“仁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