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迟赔偿应成常态
2016年01月1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新闻背景:9日上午10点多,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南航CZ6904航班因电脑系统发生故障返航首都机场。该航班于15时59分更换飞机再次起飞,于19时32分安全到达乌鲁木齐。南航的工作人员向乘客承诺,每位乘客将获得100元的赔偿款。
点评:飞机因出现故障返航,航空公司承诺给旅客100元的赔偿,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契约精神。但平时很多航班延迟,乘客并没有得到相应赔偿。目前民航系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航班延误“赔偿标准”,延机误机赔偿难以让旅客满意。民航管理部门有必要完善相关法规,让飞机返航、延误赔偿,成为一种制度常态。
新闻背景:据媒体报道,2015年河北警方接到各种无效报警多达1009万起,骚扰电话占全部警情的28%,竟然比有效警情还要多。其中一些接报警电话可谓是奇葩,比如有人报警:“这里有僵尸,很多都是会蹦的。”
点评:换一个角度看,出现这么多无效报警,也旁证了这些年来警察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其实,面对无效报警时,该讲法的要讲法,该讲情的要讲情。对恶意报警要严厉查处,对无聊、无奈报警也不妨一笑了之。特别是遇到一些民生困难,该理解的还要理解,该帮忙的还是要帮忙。
新闻背景:近日,一名长春初中生向记者抱怨作业太多,并发来了作业单截图。在图中可以看出,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的不同,老师给学生留了不同量的作业。
点评:学校老师等按学生成绩的好坏,给予不同学生不同数量和难度的“分层寒假作业”布置,表面上看是迈出了因材施教的可贵一步。分层布置作业也具有“一考定作业”的不妥之处,它不能充分有效实现寒假作业真正取长补短、强化学生知识弱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或许会造成“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情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