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熟人介绍真的更靠谱吗?
年末买保险警惕“人情单”
本报记者李立红
2015年01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很多人最初接触到保险是通过“人情保单”,由熟人介绍或推荐购买。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亲朋聚会中,你也可能被推销上这样的保单。保险专家认为,“人情保单”其实存在诸多问题,那究竟是买还是不买这个人情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人们常喜欢说:“我在哪里认识个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得找个认识的人,不然不放心。”通常情况下,这样没错。不过保险专家吕女士认为,对于保险,熟人可能真的不会骗你,但是有一个问题,你不懂保险,所以他/她说的你听不懂,你更是没有办法判断他/她是否真的懂。那你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通常,如果买了有问题的商品,我们都会选择维权,但如果这个东西有人情在里面,则很可能自己咽下来认亏,谁让自己买了“人情单”呢!保险也是一样,而且保险的人情单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销售保单给你的熟人,他/她只负责销售,把这一款保险的复杂条款用白话文解释给你听,但是他/她不负责理赔。所以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向你推销保单的朋友也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如果你要想找保险公司打官司,可能你还得考虑,你这样做,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还能否继续,会不会连累到他。“朋友可能真的是很想推荐给你好产品,但是有时候,好心也可能办坏事。”吕女士说。
在东城上班的徐女士有一位好友是保险代理人,向她推荐了一款保险。这位代理人的联系方式上写着,“年存xx元,几年后可以取xx元,收益率相当于xx%。”其实,按这样的宣传可以被认为是误导。如果将这样的证据保留投诉到保监会,这位代理人至少会得到一个处罚。保险跟银行存款不一样,银行存款取出来不会有损失,但是保险不同,取出来会有损失的,所以不能说“存”。
所以,吕女士建议市民,要留意身边的保险代理人,他/她是否跟你说过“存”。“如果是,不一定说明他/她在误导你,可能公司在培训的时候就跟他们说的是‘存’,但他/她自己不知道这样是误导,不可以这样说。但是你这个可以从侧面了解这个朋友,他懂不懂,懂的多不多,避免自己被二次误导。”吕女士建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