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内总是鼻塞、流鼻涕,原来是鼻腔里有扣子!
4岁男童误塞纽扣到鼻腔里俩月
本报记者吕增霞
2017年07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医生为其手术取出在鼻中待了两个月的纽扣。
  取出的纽扣。
     近日,东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名幼儿,因“鼻塞两月”入院,刚开始以为是鼻炎,治疗一星期之后情况并未好转,后来做CT发现鼻腔异物。急症行全麻鼻内镜鼻腔异物取出术。术中取出一枚直径约1.5cm的纽扣。
4岁孩子将纽扣塞进了鼻腔 鼻塞流涕两个月
  近日,一家长带着4岁9个月的儿子前往东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孩子鼻子反复不透气,流鼻涕,左侧的鼻翼肥大,由于用肉眼看不到孩子的鼻腔里有异物。所以医生就按照鼻炎给孩子治疗了一个星期,结果效果并不好。所以医生考虑是不是鼻腔里有异物,于是用鼻腔镜使劲往里看,但是位置太深,只能看见有一个白色的边缘,高度怀疑有异物,建议家长给孩子做CT,结果显示竟是一枚纽扣,后来医生做手术给孩子取出了一枚直径约1.5cm的纽扣。
  “这个小孩病史比较长,已经塞进去两个月,期间反复鼻子不透气,流鼻涕,而这已经是孩子第三次往鼻子里塞东西,前两次他爸爸在家给他取出来了,但这次,家长考虑过,由于用肉眼看不见,所以之前看病时家长一直没有跟医生说。”东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生王园园告诉记者,只有当某一个东西丢了,家长才考虑是不是孩子塞了或者吃了,一般孩子塞得都比较浅,用灯光一照,再用工具一拿就出来了,但是这个小孩往里塞得比较深,而且这个孩子一直往后吸鼻涕,他的爸爸妈妈就以为是他感冒了,因为看不到,所以他的家长刚开始也没有往那方面想。
去年接诊5例鼻腔物 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小东西
  王医生说,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有时候一天能有三四个患者,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有好奇心,误将玩具零件或食物塞入鼻孔而进入鼻腔,但不敢告诉家长,日久忘记,及至发生感染和出血。
  王医生说,去年他们做了5例特殊鼻腔异物手术,其中4例为玩具水精灵,此物易遇水变大,导致患儿鼻腔变形,鼻塞明显,且易碎,门诊局麻不易完整取出,需要行全麻手术取出。其中一个9岁的小女孩放进去了两天,刚开始不敢告诉父母,但是随着玩具水精灵变大,孩子的鼻子都歪了,家长才发现过来就诊。
  另一例为纽扣电池。电池异物因其特殊理化性质,并发症较多,易引起鼻中隔穿孔和鼻腔狭窄。王医生说:“花生、豆子、纽扣这样的异物危害性就是导致孩子鼻子不透气,引发鼻炎,有浓鼻涕,发臭,只是引起一些炎症,但是有些比较滑的小东西例如豆子、花生,孩子容易哭闹,往后吸,这些异物就可能往后滑下去进入支气管,这样就危险。但是这样还是少的,最危险的当属纽扣电池,它有一定的腐蚀性,到了鼻腔之后就开始分解,会把粘膜腐蚀掉,有的会把两个鼻孔中间的鼻中隔软骨腐蚀掉,如果发现晚了或者手术清理不干净,就会发生鼻中隔穿孔,很多年前就有这么一个小孩,塞进去特别长时间,过来检查的时候就发现鼻中隔已经穿孔了,危害性特别大。”
  医生提醒家长,为预防鼻腔异物的发生及并发症,应对幼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多进行健康教育,并将纽扣、电池、豆类、花生等小物品或食物远离幼儿存放。若发现幼儿单侧鼻塞并臭涕应警惕鼻腔异物,请及时就医。同时也不必要太过惊慌,鼻腔异物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危险,除非是电池。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要诱发孩子讲出实情,让医生早做诊断,家长不要试图自己处理,例如花生等比较滑,自行处理的话有可能往后滑进支气管,所以一旦发现孩子鼻腔异物,及时就医即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