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需提防哪些骗局
本报记者李玉亮
2016年08月2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即将迎来的开学让他们满心期待。但期待的同时,也面临严肃的挑战。因为新的学期,他们可能要辗转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一群不熟识的伙伴。
而很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样的机会,趁机对这群懵懂的学生下手。即将开学,大一新生需要小心提防哪些骗局?速来看。
应对汇款骗局
不要往学子卡之外的银行卡汇款
在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这一段时间,可能会收到来自所谓学校的电话或短信,以“转账”、“汇款”等名义要求学生汇学费。
对策:有些大学在寄送来录取通知书时,会一并寄来一张银行卡,涉及学费、书本费等相关费用,新生只需将相应费用存入这张银行卡,该银行卡便会自动进行扣费。对于没有下发银行卡的学校,新生们可以自备一张银行卡,用于各种费用的缴纳。
遭遇这种骗局时,哪怕电话或短信已明确说明录取学校的相关信息,也切莫相信。
应对“师哥师姐”骗局
先看学生证 再决定要不要接受帮助
新生入学时,总免不了会有师哥师姐作为向导,来迎接新生。不过,也会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混进来,他们常常会提出为新生搬行李或收拾宿舍等,趁机顺走贵重物品。另外,新生入学排队等待缴费时,可能会有谎称“学长”、“本校毕业生”的人,提出为新生代缴费用,最后骗走钱财。
对策:接受这些帮助前,应先看一下他们的学生证,识别师哥师姐是否来自该学校、是否为正规志愿者,再决定是否接受帮助。同时应看好自己的贵重财物,警惕意外丢失。
应对亲情骗局
加强与家人沟通
别在聊天软件上泄露家庭关系
大部分情况下,很多大一新生都是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大部分家长都会感到些许担心。很多骗子利用学生父母的这种情感,利用微信、QQ等网络通讯方式对家长进行诈骗,甚至是敲诈勒索。
对策:平日里,学生们切记要加强和父母的联络和沟通,不让犯罪分子钻亲情的空子。也可和父母约定一些暗号,特殊时候能够派上用场。平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微信、QQ安全,时常修改密码,不要在联系人列表中泄露自己的家庭关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