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山——
我手写我心 跟着感觉走
本报记者徐文君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徐青山。
徐青山,1971年5月生于山东临淄。2005年开始散文创作,2007年尝试小说创作,曾获得2005年度中石化散文大赛优秀奖;2008年度中石化小说大赛二等奖;2009年度中石化散文大赛二等奖。作品曾发表在《青海湖》、吉林《短篇小说》、江西《文学与人生》、中石化报、中海油报、胜利报等刊物。
从回忆中汲取营养进行创作
徐青山并不是科班出生,相反,16岁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他,过早地经历了社会的洗礼。但这样的经历也让他获得了许多旁人无法体会的经验。这就像是一份土壤被滋养,使他深埋于心的文学种子逐渐萌发,终于在2005年破土而出。
徐青山刚接触文学,其实有些也是被‘逼’的味道。喜爱文学的徐青山接触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那个论坛盛行的年代,受朋友的鼓励,初上文学路的徐青山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发表在论坛上。意外获得了好评让他深受鼓舞,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的文学路还会越走越长。
前期,徐青山从自己的老家临淄汲取营养,年少时在家乡看到的、听到的统统成了他丰富的文学素材,而他前期创作的《狸猫倒上树》、《家乡琐记》等作品都是来源于此。徐青山认为,文字就是一种回忆,最值得回忆的事情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清晰。
徐青山从他离开老家到文学创作的2005年,已经经过了20年,但身边那些听说过的故事却依然清晰,“喜欢文学的人或许都比较敏感,对待周边发生的事情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
真正的文学是一种宣泄
2006年徐青山创作《门楼》,他认为这是他转变的一个关键,由原本的有些幼稚的文字转变为成熟。“创作的前期就是临摹、不断地临摹,博采众长,然后再忘记,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之后,徐青山对于文学有了更多的感悟与理解,并且开始创作小说,翻开了他文学道路上的新篇章。
徐青山认为,真正的文学是一种心情,一种心理宣泄,虽然它是一件严肃正经的事,但所使用的手法却不能是固定的某一种套路,而应该采用随性写意的方式,就如同“把玩”文字。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较为喜欢的一篇小说中——《沉钟老汉和他的稻草人》,“当时写这篇小说时,我也不知道下一句该写什么,就是顺着感觉走,不知不觉在6个小时内写了6000字。”
同样这篇小说也体现了徐青山写作的另一个方面——不拘泥于框架。对于徐青山来说,独自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享受孤独,然后设定出一个故事的框架,但框架并不是用来限定,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随机变化。“有时我写完的一篇文章,其内容与我当时所设定的框架完全不同,但并不妨碍它是一个好文章。”
同时,徐青山也希望能在文学中寄托自己的归属感。在他创作的作品——《鹰与铁索桥》当中,铁索桥是两地的分界线,孩童不停地通过铁索桥两边,随之他也在不停地跨越两个城市,而天上的老鹰同样在铁索桥两边穿越,那么在老鹰的眼里,是否也有如此明确的分界线?徐青山背井离乡来到外城市打拼,人为的分界线让他成了这个城市的“客人”,而他也希望通过文字,找寻一种归属感,转变“客人”的身份,真正地融入于所在的地方,当上“主人”。
作品中的灰暗是在期待光明
2007年秋末,徐青山在工作的途中,总是能经过农人的稻田地,此时,稻子早已被收割入仓,光秃秃的稻田地里稀落的立着几个稻草人,惨淡而又孤零。深秋的早晨,几只麻雀肆意地在稻草人的头上跳跃嬉闹。稻草人对凌驾于头上的那些麻雀熟视无睹,仿佛它的职责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通过眼见的一幕,徐青山陷入了思考,社会何尝不是一片稻田,那站在稻田的稻草人何尝就不是我们?麻雀已经熟悉了稻草人,不再惧怕它们。稻草人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却依然要站在稻田里,像一块招牌,虽然麻雀已经在它们身上嬉闹,但依然展示它们曾经的作用。
徐青山将对于人性的思考,写成《沉钟老汉和他的稻草人》,他说,文学是个人的思想,要跟着感觉走,我手写我心,是自我态度的一种体现,如果仅仅是为了迎合读者,迎合市场,那么就失去了当时想要写作的初衷。
“有人说我的作品有些灰色,没有那么阳光,让我更改作品,那我是不同意的。因为事情总有两面性,如同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作品中,同一个人身上包含着善和恶。二者在人体内相互并存,相互斗争,相互交融,相互占先,此消彼长地纠结着,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就如有人说过:人身上一半是天使(神性)一半是恶魔(兽性)。”徐青山说,那么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灰色并不是抛弃光明,而是在灰暗里期待光明,就如没有砂砾就不会有珍珠,没有苦难就不会品尝出甘甜的味道,这同样是一种“高大上”。
目前,徐青山想写一部关于家族的作品,将家族中那些值得记录的故事写下来。
许多的作者喜欢将自己的认知、观点、感受、感悟等藏在作品中,徐青山也不例外。他认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像是与作者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如果了解了作者隐藏于作品之内的观点,思想上产生碰撞、产生共鸣,那么这个读者才真正地读懂了这部作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