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吧,花费太高;不送吧,担心孩子抬不起头
孩子的生日趴,你纠结吗?本报记者李沙娜
2016年04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过“集体生日”应该怎么办?记者在一些学生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中进行了调查。各方的观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记者梳理发现,这种过“集体生日”的方式是一个方便各方交流的好机会,但是花费太高,就让人觉得有点变了味。“过犹不及”也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应该考虑和注意的。
家长
  李女士:
给孩子过生日实则还人情

  我女儿所在的班级也有孩子们在幼儿园过生日的“习惯”,一个接一个地过,女儿回家就带回礼物。孩子还小,还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可做家长的不能。总感觉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等到自己的孩子过生日了,我们也应该回礼,我和她爸爸都不希望让同学的家长觉得我们小气。
  而且,我们也担心其他孩子的家长都给班里送来了蛋糕和玩具,如果我们不送的话,老师也会觉得我们不看事儿,怕老师对孩子不好。所以我们家长花了钱,也是希望让孩子在幼儿园收获全班同学的祝福,体会分享的快乐。

刘女士:
花点钱没啥,只要孩子高兴

  从一上幼儿园开始,孩子每隔段时间都会收到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日礼物,储蓄罐、小糖宝玩偶……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班级的老师也会在小朋友的生日当天在班级里开个生日会,拍照留念,小朋友们也会一起送上祝福,很有意义。不过送不送幼儿园小朋友礼物还是看自己的情况,不送也没什么关系。孩子们在一起就图个开心,一般老师也都不会要求家长给班里的孩子买礼物。
  在孩子的眼里,他们可能不太懂得礼物的价值。其实,只要孩子们喜欢,我觉得作为家长,花点儿钱也无所谓。孩子们在一起哪怕分享一口蛋糕,也会在孩子的世界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大家在一起就是图个乐呵。

游先生:
小孩不懂攀比,礼物不必贵重

  一些条件好的家长出手会很阔气,但也有家长会很纠结,这说明家长本身存在攀比心理,为什么买东西就一定要和别人比呢?蛋糕不贵,老师就会亏待孩子?我觉得家长们应该量力而行,因为不管礼物贵不贵重,送礼物和收礼物的小朋友都会很高兴,如果家长在攀比哪个孩子的家长花了800元,那我就得花1000元,那就没有必要。家长们互相攀比,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弊大于利。
  我还是比较排斥这样的事情,莫名地给家长增加了烦恼。如果一个班级按30个小朋友算,一年收29次礼物,三年幼儿园得收多少次啊?一个礼物花15元的话,这400多元钱干点啥不好?
老师
  公办幼儿园项老师:
孩子过生日,
老师不轻松

  由于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有家长希望买来生日蛋糕,让孩子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感受集体的快乐和温暖。但老师一般不会主动跟家长说让家长买蛋糕、送礼物,大多数是家长提前跟我们沟通,如果家长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也会尽量为孩子们组织一下。因为给孩子过生日需要老师分蛋糕、拍照片、打扫卫生等,工作量也不小,所以孩子过生日都是在老师们工作相对清闲的时候进行。
  家长们一般会准备两个蛋糕或者是双层蛋糕,怕孩子多分不过来,有时还会送到邻班跟大家分享,主要是想让孩子感受分享的意义,但如果家长特意追求价格或贵重的礼物,我认为大可不必。
  有些时候,可能是家长的攀比心理比较重吧,认为一定要让孩子在班里出风头。其实,小孩子之间的友谊,一张卡片、玩个游戏足矣。

民办普惠幼儿园林老师:
幼儿园不提倡
自带食物进园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幼儿园不允许家长给孩子自带食物,一旦孩子吃的东西有问题,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慢慢的家长们也不再让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了。
  而让孩子学会分享,并不仅仅能用食物、玩具,大家在一起分享一个小故事、分享一次有趣的经历等等都是可以从中学习到分享,也是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的。
  为了传承勤俭质朴的美德,给孩子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生日,家长可以提前和老师商量一下,给孩子组织一个简单有趣的生日派对。我希望孩子间分享快乐,互相祝福。可这样的风气,会不会让孩子过早社会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