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东营港,东营交警直属四大队开展了“双七”整治统一行动,图为民警正在检查过往车辆。(图片由民警提供)
随着车辆日渐增多,“拥堵”和“事故”成为交通管理两大难题。据东营交警支队统计,2015年全年查处交通违法104万起,超速和违停违法仍占多数。此外,东营交警今年还向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出大额罚单750余起,致人死亡肇事逃逸案破案率达到100%。
超速占交通违法行为的21%,位列榜单之首
“只有严查严管,才能对交通违法造成震慑,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东营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刘井泉说,2015年,交警支队开展了各类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还围绕“双七”整治,以危化品运输车、校车、渣土车、农村面包车等车辆为重点,严厉打击酒驾毒驾、涉牌涉证、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黄标车无标车闯禁行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据统计,2015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04万余起,其中超速和违停仍占大头,此外,还有酒后驾驶2708起,其中包含醉酒驾驶584起,毒驾9起、涉牌涉证4314起,行政拘留1116人。相比2014年,酒驾违法有明显增长。
本报曾联合东营交警支队,对2015年以来全市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在所有交通违法行为中,超速占到全市交通违法行为的21%,位列榜单之首,而不按规定停车,占比超过10%。
“违法停车和超速最常见,这两样违法占比很大。”在东营交警直属一大队违法处理大厅,民警李莉介绍,违法停车和超速行驶是所处理违法的“重头”,仅有一小部分是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值得注意的是,违章多、高记分车辆也比较常见。
整治危化品运输车辆,开出大额罚款750余张
东营危化品运输车辆总数全省第一,而这些车辆就像是一个个炸弹,稍有不慎,将会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威胁。2015年以来,东营交警转变查处方式,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先后向危化品运输企业实施1万至10万元罚款750余起,在全省危化品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统一整治行动中排名第一。
“数量庞大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群体,公安机关治理难度大,事故高发频发。”据其介绍,全市有164家运输企业、近6000辆危化品运输车辆,近年来,受行业不正当竞争和巨额利益的驱使,多数运输企业车辆“大罐小标”、超载超限、不配备押运员等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2015年12月8日,在河口区,民警至执勤中遇到一未配备押运员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民警根据相关规定,对这辆车所属公司开出万元罚单,并向车辆所有单位下发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强化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力度,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大额罚款大幅消减了企业利润,让企业感受到违法带来的剧痛。”民警介绍,通过实施大额罚款后,危化品运输车辆违法明显减少。
51起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破案率达100%
2015年10月11日晚8点20分许,在河口区仙河镇宏达酒店生态园附近,一奥迪轿车与一儿童相撞,驾驶员弃车逃逸,而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勘查,现场遗留一辆“赣E”牌照轿车,肇事司机弃车逃逸,经对肇事车辆驾驶室查看,民警发现车内遗留有行驶证、身份证及驾驶证等证件。
办案民警确定肇事司机张某有重大嫌疑,经警务信息查询系统查询,民警确定了张某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后经多次联系,但其始终没有到案。迫于压力,张某于2015年10月12日上午到事故中队投案,该案成功破获。
据了解,在过去的2015年,全市共发生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51起,侦破率达到100%。民警介绍,如此高的破案率,离不开与技侦、网监等部门的沟通,更离不开警用手机信息采集系统、话单分析系统等科技手段的帮助。
“正是得益于这些高科技系统的应用,为破案找到了线索、赢得了时间。”民警介绍,虽然全市的驾驶员和车辆都在不断增长,但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相比2014年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4起,下降7.5%;死亡人数也减少了27人,下降6.3%。未来,交警还将加强高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完善智能交通建设,围绕城市“疏堵”做文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