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二中九大社团“百花齐放”
学生以社团为载体走向全国性舞台展风采
文/片本报记者李沙娜通讯员商爱玲
2016年01月1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二胡、扬琴、琵琶、长笛、笙等乐器齐聚器乐社团,已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李沙娜 摄
  《暮归》     焦点影像社成员 王晓雨 作品
  焦点影像社指导老师与社团成员在拍微电影《心中的画》。
  舞蹈社团的成员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练功房练习。
  在“尚真”书法社,指导老师为学生耐心指导。
  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少不了志愿服务队的学生。 (由学校提供)
     焦点影像社、七月文学社的作品都获得全国性大奖,舞蹈社团、合唱声乐社团获得市里好评,校园足球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代表东营市获得荣誉……这就是东营市二中学生社团接连创造的奇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日,记者走进东营市二中,一探学生社团相继获得全国性奖项背后的奥秘,起底这里的教师如何以“能行”教育为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助其翱翔成长。
焦点影像社多次斩获大奖 用科技和视觉展现创新之美
  近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获奖名单,东营市二中焦点影像社选送的5件作品都获奖项,其中两个作品获得全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一等奖,三个作品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三等奖。
  据了解,东营市二中焦点影像社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虽“年轻”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其前期筹备过程中,社团指导老师和部分骨干成员就已经参加相关赛事并获奖。“学校的‘能行’教育鼓励着老师,也激励着很多学生,班里不少喜欢摄影的同学经常跟我一起拍摄作品,学校举行科技节,我们拍其中能体现科学原理的小发明;外出写生、看望孤寡老人,我们拍淳朴又善良的山里人,在实践中提升了自我,掌握了抓住瞬间的能力。”焦点影像社指导老师李宗琳告诉记者。
  据李老师介绍,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有意义活动中,都会有焦点影像社成员的身影,二参加活动除了是要给学生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外,更重要的是让社团成员学会观察,开拓了眼界。“社团的理念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用视觉语言展现创新之美,在普及摄影摄像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特长,目前也已经培养和发现了一批摄影摄像人才,其将承担起学校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为新校电视台储备人才,同时也希望能为以后高校自主招生做相关的准备。”李宗琳说,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保健一体化机器人诞生记》、《神秘的棉线》等都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他们有的负责拍摄,有的负责后期制作,有的负责剪辑,分工明确,各有所长。”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团里的不少成员学习美术专业,他们因喜欢美术而喜欢上摄影,他们希望通过艺考实现本科梦。“我本身就喜欢摄影,在加入社团后,我觉得成长很快,感触很深,学长、学姐拍摄的作品都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给我们鼓励很大,我们也相信自己一定也能成功。”高二的季晓杰说。
舞蹈社团让学生尽情绽放青春风采 助力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实现大学梦
  与影像社的“年轻”相比,舞蹈社团已有些“年长”,但其培养的学生却在日趋年轻化,每个大大小小的舞台,舞蹈社团的成员们都能上台尽显青春的风采,不仅成为高一新生向往加入的社团,也是高三学生实现本科梦想的基地。
  走进东营市二中的舞蹈社团,记者看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最优美的动作表达着什么,劈叉、下腰等基本功也都已经不在话下。“平时高三的艺考生在社团训练的时间比较长,而高一、高二的成员一般是利用课下或者兴趣课的时间来学习。”社团指导老师孙长萍说。
  据了解,学校每年的艺术节,都给舞蹈社团的成员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而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舞蹈社团还专门邀请专业的舞蹈老师来为学生们上课。“舞蹈社团成立之初,学校里有舞蹈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同学都踊跃报了名,基本确立了舞蹈社团的雏形,起初不能排练群舞,后来学生们的民族舞表演还多次在全市获了奖。”孙长萍老师告诉记者,在2014年7月,新一届的专业生中涌现出肖宇铭、康树鑫、杜芳芳、洪荣超等一批有着一定舞蹈经验的同学,“TS舞蹈社团”的成立成为了现实,并由他们自己共同制定了舞社章程,确立了舞社的宗旨,“大家在一起就是要激发青春活力,弘扬艺术魅力。”
  据了解,蒙古舞、维吾尔族舞等都不再是舞蹈社团成员的难点,群舞《鸿雁》被推选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器乐舞蹈大赛,市二中成为了入围省赛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全市近千个艺术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市一等奖。并且2014年在全国啦啦操联赛上,社团七名学子组成的健美操拉拉队一举夺得中学乙组冠军;2015年在全国健美操联赛第四站(在山东烟台)中,健美操运动员韩文静、陈玉伟,以优异成绩获得历史性突破,勇夺年龄二组有氧踏板比赛全国第三名;在201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燕相潼同学获得成人精英组三人操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取得一级运动员称号,实现了学校继连续三年健美操一级运动员“双免”进入高校之后的又一突破性佳绩。
器乐社团“音乐会”初体验 与合唱社团一起齐头并进
  在东营市二中的艺术展演及艺术节中,除了舞蹈社团,也少不了器乐社团。其已经具有“音乐会”的气势,扬琴、古筝、笙、琵琶、二胡、萨克斯、竹笛、大鼓等一应俱全,只要举办大型演出,器乐社团都会一展其风采并获得好评。
  据介绍,东营市二中的艺术教学突出“能行”教育,鼓励学生发展爱好,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实施了活动社团化的计划。也就是即学生的音乐活动都以社团的形式开展,为此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为了舞蹈社团、器乐社团和合唱团。
  其中,器乐社团是一个交流音乐的社团,有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是音乐爱好者展现自己的平台。社团致力于提供一个音乐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兼顾学校的艺术表演任务,逐步开展器乐交流比赛等其他活动。我们学校的音乐社团正是以宣传音乐文化,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团体。
  从小跟爷爷耳濡目染学习二胡的双胞胎姐妹孙玉箫、孙玉笛告诉记者,她们都是喜欢弹拉器乐的学生,所以特别珍惜在学校训练的时间,因为喜欢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社团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从小就学习乐器的学生,像苏昊博打架子鼓、乔晓敏吹笙、鲁瑶弹钢琴等,他们都是中考都是通过专业特长入校的,所以学校要为他们提供舞台去展示,去发挥专长,他们将此也作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将来还要通过特长考大学。”指导老师黄燕燕说。
  而合唱团是在音乐专业班的基础上,部分热爱声乐、合唱,并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成立的合唱兴趣小组。有了兴趣小组,相关老师组织发动有合唱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同学,再由专业老师负责选拔把关,确立了合唱社团的雏形。
  器乐社团和合唱团都已经代表学校在全市的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不仅通过美育教育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相信社团为孩子们的艺术人生涂上了一抹亮色,在未来的日子里,社团也将持之以恒地为学生敞开音乐殿堂的大门,与同学们一同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指导老师孙娟说。
“尚真”书法社专业化发展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
  为激发学生认真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东营市二中于2014年10月成立了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书法类的学生社团,并由张振峰校长亲自命名为“尚真书法社”。
  社团不仅制定了《东营市第二中学尚真书法社团章程》、《“尚真”书法社教室(学习)管理制度》、《东营市第二中学“尚真”书法社团招生办法》,征集审定了《东营市第二中学“尚真”书法社标志》,还编辑印制了《硬笔书法教程》校本教材。目前,学生成员已经发展到了百余人。
  社团指导老师李延良告诉记者:“社团成立后,学校还聘请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书法协会副主席谷向阳先生来校为‘尚真书法社’题写了社名,谷教授与我们社团教师进行了交流指导,我们受益匪浅。”
  据介绍,书法社团在完成日程课余期间会对学员进行有序的系列书法临习与教学外,还组织多次书画内部交流展览,“我们与学生开展了‘写春联送温暖’活动,为学校教职工书写对联260余幅,不光推进了书法社团教学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也使社团向实践化、公益化发展。”指导老师林存龙说。
  另外,据了解,书法社的指导老师还在不断探索书法高考动态与形势,鼓励书法社学生投身书法高考,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开拓学校办学空间。“我们特邀东营市名师、东营市美术学科带头人陈再生老师以“艺术人生”为题到学校做了一堂精彩的专业学术报告,陈老师结合书法专业教学实践,以全面的视角,从书法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高考的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与介绍,为我们探索书法专业性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李延良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尚真”书法社已经有四名高二学生,确立了书法专业高考方向,并按预定的教学计划接受书法专业性的培养。
热爱足球的学生相聚足球队 一起创造了零失球的神话
  据了解,东营市二中校园足球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相聚在一起,已经代表东营市参加过全省性质的比赛,并且以两胜一平、入球五个、未丢一球的骄人战绩挺进全省八强,创造了零失球的传说,刷新了东营市高中组省级足球比赛历史新纪录。
  为了将专业的足球训练体系引入校园足球建设,借用社会力量兴办校园足球,东营市二中与东营华夏体育发展中心进行合作签约,共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张振峰告诉记者,学校虽然拥有很多发展特色校园足球的条件,但是想要有更专业的指导、更系统的训练仍旧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所以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发展校园足球,努力给喜欢足球、热爱足球的学生提供机会。
  校园足球队的队长张孟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对足球感兴趣才走到一起,每天2个多小时的足球课让他们对足球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一起踢球,都奔着好成绩去的,所以在比赛中,每个队员都互相信任。”
  回忆起代表东营市参加的比赛,队员张圣杰告诉记者,“二中,加油”、“二中,必胜”是他们的信念,“是团结成就了我们,是拼劲让我们取的好成绩,但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上课要更认真、训练更刻苦才行。”
  校园足球队教练李安徽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足球教育普及活动,先后组织了多次足球联赛,并且在普及足球教育的基础上,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足球队,定期开展提高训练。“我们在参加高规格高水平的比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为校足球队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一定为学校足球特色教育增添更多的亮丽风景。”
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公益平台 学生们在公益行动中收获成长
  据了解,东营市二中志愿服务队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遵循学校对志愿服务提出的“方案科学化、组织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了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义务植树美化环境活动、“学雷锋精神、创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校成立了“东营市第二中学义工委员会”,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设计接地气的活动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做进社区、做进家庭。2015年年底,东营市二中“携手夕阳,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唯一一个中小学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在社区志愿服务展区参展,学校还派老师参加了东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东营市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交流会。
  每到大型考试、大型活动,一大批身披“市二中青年志愿者”绶带的同学就会忙碌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为活动提供热情周到的全程服务。每当到寒暑假,学校还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爱心同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行划分小组,深入社区、工业园区、敬老院、商场等单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目前,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已有100余篇,拍摄现场活动资料图片200余张。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个人素养和个性品质,帮助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东营市二中校园足球队已多次代表学校及东营市外出比赛。(由学校提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