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临时雇快递员“不签合同是普遍现象”
本报记者张婧婧徐文君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快递员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快递公司如何约束快递员?快件的安全、消费者的权益又如何保障?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快递公司:派送车当晚归队、装GPS等以防丢件
申通快递公司东营一副总经理刘风港称,对于事发快递公司快件被盗的事情,在他们公司基本没有发生的可能,“一方面,当天下班后,派送车都要归队;另一方面,如果有没有派送完的快件,都要跟收件人进行沟通后,统一送回公司客服,第二天再继续派送。”
顺丰快递一相关负责人也说,在快递员入职前,签订劳动合同及入职培训都属于“标配”。该负责人称,公司在中转站、分拣点以及运输车上都装有GPS,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目前,派送三轮车上的GPS正在逐渐普及中,一旦出现快件丢失情况,立即由客服进入理赔状态。”
而对于签订合同刘风港告诉记者,公司与快递员的劳动合同都是一年一签,这个说法也在该公司一派送员黄师傅那里得到了证实。而为了“弥补”快递员在丢件后“失联”造成的损失,“基本快递行业都会采用压一个月工资的方法解决。”黄师傅说。
中通快递东营一业务经理也称,进公司不光要签订劳动合同,还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根据相关规定,现在无论是快递员还是客服人员都要考从业资格证。”另外,他还告诉记者,如果一旦出现快件被盗的情况,公司为第一责任人。
目前在该快递公司从事揽件工作,且已入行快递16年的张师傅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的持证上岗者已占一半以上,“像我这样从业时间长的肯定都有从业资格证。”
□业内人士:快递人员流动性太大,不签合同很常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透露,面对每年“双十一”、“双十二”及过年快递扎堆的情况,快递公司都会临时招聘一些快递员,“对这些快递员来说,别说考从业资格证,就是劳动合同不签也都是正常的。”
另外,该业内人士还透露,目前快递行业,除了顺丰属于直营,其他公司的网点都属于加盟或承包性质,快递员都由承包商自己聘用,“不签合同是普遍现象”,原因在于“快递人员的流动性太大”。据介绍,一个快递员一般会在一个网点工作3-5个月,“根本就做不到合同期满”。在采访中一快递员认为,送快递是卖体力,学不到东西,“签了合同反而麻烦”。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工作人员认为,个人不是合法的用工主体,只有公司才能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而快递员与王国富之间属于一个雇佣关系,不适用于劳动法。而劳动关系建立后,就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就属于违法行为。目前由于快递员出于联系不上的情况,需要专业的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挽回损失。
山东龙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齐志英认为,丢件快递公司在用人制度、物品监管等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如果这家快递公司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前告知快递员如果造成损失了,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快递员就应该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赔偿,但不会要求承担全部责任。”
另外,由于目前快递员联系不上,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起诉该快递员,但起诉时需要用证据来支持主张。而快递员到底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能看法院最后判决的结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