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截黄牛需跳出“拼技术”怪圈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据媒体报道,有记者进入携程APP体验抢票流程,如要选择的车次提示无票后,顾客可选择云抢票“尊享无限次抢票”服务。点击进入填写订单时,页面中间显示着“云抢票成功率”字样,后边还有百分比数字标注,下方提示“购买套餐,抢票时可以‘插队’”。有网友质疑携程此举为“有偿刷票”,背后是“有特殊渠道作弊”。
  尽管携程APP的抢票页面已将“购买套餐,抢票时可以插队”的提示删除,但是给大家带来的不良感受却难以消除。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很正常,大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如果真的花钱就可以明目张胆插队,则会对公平造成伤害。
  从12306针对黄牛设置的各种技术障碍,以及近年来铁路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看,可以说某些基层铁路部门员工倒票形成的灰色利益已经基本被斩断,怀疑携程有偿抢票背后是“有特殊渠道作弊”并无根据。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携程的做法没有问题。
  从“云抢票 携程千万集群服务器同时帮你抢”的广告来看,携程就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就是一个“技术黄牛”——旅客独立抢票靠的是自家网络和电脑、手机的速度,以及辨识购票图片验证码的“智商”,但是携程抢票用的则是“集群服务器”,以及看惯了12306验证码的“专业人士”,当他们靠着自身优势把“散户”甩在后面,提供有偿服务的抢票,那么本质上也就是在“倒票”。
  其实不仅仅是携程,目前所有的“黄牛”、抢票神器,基本上靠的都是技术手段,而不是靠关系。但技术手段往往难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
  正如此前一些媒体所分析的那样,目前12306购票系统推出的诸多举措都是源于“程序员思维”。的确,用程序员思维去堵截黄牛,很可能会变成双方的技术PK,普通旅客反倒成了玩不起伤不起、只能怀疑自身智商的“旁观者”。
  所以,与其把注意力都放在黄牛身上,陷入“魔道之争”的怪圈,倒不如多从旅客角度想想问题,为大家提供更人性化、感觉更好的服务。
  比如,高铁动卧、商务座、一等座车厢的运力相比于二等座要低不少,所以在春运期间也不妨临时减少一些,让更多的人可以坐着打折的二等座回家。                     (王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