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质院“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攻破隐蔽油气藏勘探瓶颈
用创新保障老区增储稳产
本报记者徐文君通讯员代俭科
2015年04月1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地质院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科技攻关。
日前,来自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的“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团队称号。据了解,中石化此次共评选15支优秀创新团队,该团队系胜利油田唯一的获奖团队。多年来,他们针对胜利油田断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点,突出科研创新,在油气分布、生排烃机制及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指导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高勘探程度油气勘探实践。
成立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团队 引领陆相断陷盆地理论技术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目前国内主要油气田存在稳产难度加大的情况。作为全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当前已经进入以隐蔽油气藏为主的精细勘探阶段,一方面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隐蔽型油气藏在探明资源中的比例显著提高,单元油藏储量规模下降,有效圈闭储备量有所下降,给勘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是渤海湾盆地乃至东部老区稳定增储的基石,更是国家“稳定东部”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胜利油田该如何保持油气增储稳产?
为保障持续增储稳产,夯实胜利东部老区稳定增储基础,以期通过科研攻关,形成基础理论创新认识与技术系列,继续在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理论认识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胜利油田分公司成立了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团队。
“依靠理论技术创新”,是“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成立之初秉持的宗旨。多年来,这支团队突出科研创新,针对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特点,攻关形成了油气成藏期关键地质要素恢复方法,建立了三个成藏定量模型,提出了断陷盆地油藏“相似性、有序性、差异性”分布新认识,揭示了咸化湖泊环境烃源岩高效生排烃机制及深层油气成藏机理,有效指导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高勘探程度区油气勘探实践。
油气生排运聚机理与油气藏分布规律是石油地质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从“复式油气聚集带”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胜利油田引领了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理论发展,保障了胜利探区不同阶段储量的稳定增长。着眼长远,在继续深化常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的同时,团队也在积极组织页岩油气等领域攻关,已经形成了页岩油气选区及资源评价方法,并作为企业标准在中石化各分公司进行推广。
攻关突破隐蔽油气勘探瓶颈 连续10年实现年新增三级储量均过亿吨
创新是油气勘探的灵魂,也是“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中石化勘探首席专家张善文为团队发展定下的基调。“一个摔碎了的盘子,又被人踢了一脚”,人们常这样形容胜利油田的地下状况,其复杂多变的地质面貌可略见一斑。团队深知,在这里找油注定将面临更多的艰难险阻,不靠创新很难行得通。
为尽快掌握陆相断陷盆地的油气运聚规律,该团队以油气生-排、运-聚物理模拟实验室、沉积和储层模拟实验室为平台,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石化及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胜利油田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为核心,针对油气生排运聚、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等难点问题,展开联合攻关。
在技术攻关最艰难的时期,创新团队成员“兵不解甲,马不卸鞍”,先后开展分析样品测试、物理模拟实验、钻探井资料分析、隐蔽油气藏国际学术研讨……经过长期不懈的攻关,团队创立了以“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等4种基本类型为组成的陆相断陷盆地“复式输导”体系,形成了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的基本模式及“相—势控藏”的定量研究方法,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解决了隐蔽油气藏高效勘探的实践问题。
“十五”以来,在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的指导下,胜利油田探井成功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46亿吨,发现的隐蔽油气藏储量占同期发现储量的70%以上,扭转了胜利油田油气储(产)量下滑的趋势,连续10年实现了年新增三级储量均过亿吨,为中国“稳定东部”发展战略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实施“学习、培训、交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团队
“把团队打造成一支一流的创新团队。”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在多年的科技攻关过程中,团队创建了以“文化、人才、环境”为支点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模式,形成了“创新理念、解放资源”的团队精神和“用情感温暖人、培训武装人、活动凝聚人和制度约束人”的管理理念,通过孕育团队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培养了一支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石化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胜利油田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不同年龄段科研骨干为支撑的科研队伍。
工作运行中,团队实施“学习、培训、交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定期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交流探讨,选派技术骨干进行学历深造或出国做访问学者,促进团队素质整体提升。同时,在工作考评中采取绩效量化考核方式,按照研究成果创新力度和研究人员贡献大小,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勇挑重担、奋力攻关的热情。
近三年来,团队先后引进博士后6名,派出美国访问学者2名,联合培养博士8名、硕士13名,并通过国际交流平台,累积选派16人次参加国际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科技创新实力,为断陷盆地成藏理论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今后的创新工作中,这支团队将针对陆相断陷盆地成熟探区的勘探理论和技术瓶颈,形成对油田增储上产具有指导作用的成藏理论和评价技术,为东部老区持续稳定增储提供理论支撑,引领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理论认识发展方向,培养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A01版:黄三角早报
第A02版:黄三角早报·清风谭
第A03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4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第A05版:黄三角早报·专题
第A06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7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8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第A09版:黄三角早报·今日油田
第A10版:黄三角早报·今日油田
第A11版:黄三角早报·今日油田
第A12版:黄三角早报·旅游
第A13版:黄三角早报·广告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