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精打细算”到每一分钱
东胜公司发动全员参与降本增效
2015年03月2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化验员正在对每天送检的油样进行化验。
     在低油价、新常态形势下,开发生产工作都要由过去的以产量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转变,一切优化和调整都要围绕效益的指挥棒转。在东胜公司,这根指挥棒很好地把“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内心,从而通过引导全员参与、挖潜增效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益。
  抓好质量即是“省”
节点跟踪管好油品

  “省”给人的第一反应多是少花钱。可是在东胜公司,“省”又被赋予另一种含义:抓质量。
  1429井次。去年这个数字让东胜乐安公司化验中心副主任谭晓霞忙得几乎喘不过气。究其原因,他们增加了新的化验项目——有机氯。
  汲取油田“5.29”原油污染事故教训后,东胜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提出了节点跟踪法,对使用化学药剂的作业井,从药剂使用到原油采出的每一道环节都进行化验,检测有机氯含量。简单说,就是化学药剂配送前先检测是否合格,合格入库后再检测一遍,送到现场使用前再对配料进行检测。通过“过五关斩六将”,检验合格后才能入井使用,从源头上提高油品质量。
  在东胜高青公司,药剂检测同样被作为油品节点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他们还注重产出、运输和外输等多个环节,对重点井做到加密监控,通过GPS全程监控外输原油防止人为污染,做到油品管理无死角,保证生产出来的每一滴原油都是合格油。
  严把质量带来的是损失减少,换来的是无额外投入。去年以来,东胜公司外销原油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没有因为一滴不合格油多花一分钱。
调整油井“最佳状态”
优化运行提高效率

  前不久,东胜潍北公司对昌90-6、昌811-斜3两口油井实施调参见到效果,两口单井每天使用的电量比过去节省1/3。
  这个公司合理建立油井动态优化调整制度,针对生产参数大、供液不足的油井,将参数偏小与偏大的采油井电机对掉使用,在不增加附加成本的情况下,使油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东胜公司牢固树立“以产效益油为中心”的理念,针对油井运行耗电量大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生产参数和油井间开等措施,从油井里找“效益”。
  针对部分单井产量波动大、油井腐蚀严重等问题,技术人员根据动液面情况优化生产参数,根据每口油井不同的产油量、含水、结蜡程度以及载荷变化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油井调参、热洗、加药措施,保持油井的最佳状态。他们还摸清每口油井的生产规律,通过油井间开合理调整工作时段,按照避峰填谷的原则降低油井运行的耗电量,节约生产成本。
废弃垃圾里捡宝
人人争做“修旧利废”能手

  年前,东胜星源公司一台柴油发电机水泵因为出现故障“罢工”了。维修班员工并没把这台设备丢弃掉,而是通过上网查方法、请教专业人员,自己给设备焊接和补漏,把设备修好了,几万元钱的设备购买和维修费用就这样省了下来。
  近年来,东胜公司大力倡导成本意识,引导一线员工在岗位上厉行节约、创新创效。日常工作中,公司要求员工从我做起,坚持从办公用纸、笔芯、墨盒这些“小节”去节约成本,从一把棉纱、一颗螺丝钉这些小物件控制成本,让节能降耗的观念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为了合理利用闲置资产,他们每年还对停产井和转注井遗留下来的抽油机、储油罐、加热炉和变压器等闲置资产进行摸排,本着“能利旧就利旧”的原则合理布局运用,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公司还在修旧利废方面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划分“救济、使用救济、救济自用”三个方面,对在修旧利废方面做得好的基层单位给予不同奖励。去年一年,东胜公司仅通过修旧利废就节约费用143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