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家风日”,不能无家风教育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总书记的这番话,让家风和家风教育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概念上来说,家规是家风,家教是家风,家训同样也是家风。而从价值上来看,良好的家风不但可以起到凝聚家庭成员,和谐家庭关系等作用,而且可以引导家庭成员向上向善向美,最终实现“家和万事兴”。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家风不正,则不但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唯利是图,勾心斗角,也必然会导致亲情的丧失,家门的败坏,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命运兴衰。这样的例子,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不胜枚举。以上说的只是家风好坏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内部的影响,而实际上健康积极的家风,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这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更加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的家风教育,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自己动手为家族编写出版了一本家族史《蠡园惊梦》,而像《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著作,早已成为人文经典,流传甚广。像以上这样的家风教育方式,当然很不错,但同时也因为太过“高大上”,普通人难以模仿,所以最适合绝大多数中国的家风教育,还是传统的耳提面命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去。而且既然是家风,说明其有传承性这一特点,一代人形成的家风,可以对几代人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家风教育的重要性。
更加宽容点看,家风教育其实无须拘泥于某种形式,某种方式,只要我们从小教育我们的孩子为人要善,做事要正,行为要端,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向美,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那其实就是在进行家风教育。
(苑广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