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满地,“斗牛术”去哪儿了?
2015年02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春运已经“在路上”,火车票依然牵动人心。尽管今年火车票购票时间大幅提前,铁路部门和公安机关也是重拳打击黄牛抢票倒票,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举措并未使黄牛党销声匿迹,他们从线下转战线上,接单生意依然红火,部分黄牛日收入超过千元。
“为何我与火车票总有一步之遥?”这是很多殚精竭虑买票、又抢不到火车票的打工者,每年都要面对的虐心之问。今年春运,60天的“史上最长火车票预售期”,让12306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网站:一天访问量竟高达297亿次。不过,央视的暗访、新浪的揭秘,还是还原了火车票配置中亘古未变的“秘籍”:在2015年的今天,传统黄牛靠内部关系仍能拿票,而“网络黄牛”秒杀火车票更如探囊取物。
黄牛的“牛气”,令普通人的回家之路,平添了诸多附加成本。如果说“内部票”是个反腐议题,那么,面对黄牛“秒杀火车票”,12306就活该毫无招架之力?有两个背景不得不提:一是12306造价成迷。有人说5亿,有人说超过10亿,独独铁路部门不置可否。
二是12306自信爆棚。2015春运前夕,满眼都是各地铁路部门的友情提醒——“春运购票切莫指望不靠谱的抢票软件”。去年12月21日,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走进12306后台,对于网传抢票软件“秒杀”这回事,相关部门铿锵回应:“我们的第一要务是保证旅客购票和网站平稳运行。对恶意抢票软件、插件是遏制与防控的。有手段能识别出抢票软件和用户购票的行为差别。”
公共资源配置,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而来自铁道部的数据显示,自开售春运火车票以来,12306登陆总人数约7亿人次,但12306的售票数量约为0.6亿张。这意味着每10个登陆12306的用户,买不到票的就有9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运能运力也就罢了,黄牛都能“与时俱进”了,职能部门的“斗牛术”还不升级?
黄牛的“牛”,必然对应着权利作为的“软”与“输”。不久前,国务院强调对懒政不作为要“零容忍”,那么,当不作为、迟作为甚至沦为庇佑黄牛的“财神”——这事儿,需要问责吗? (邓海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