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旧衣服寻个好去处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如今人们腰包鼓起来,一件衣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穿下去,已是极少见的事了。添新弃旧,大量废旧衣服怎么处理?送给农村亲友,人家可能也嫌过时;捐给贫困山区,没人上门回收;丢到垃圾堆吧,又觉污染环境。长沙县安沙镇90后女大学生于革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据报道,她办起了长沙首个废旧衣服回收中心,将废旧衣物整理后制成农业大棚保暖膜。
24岁的于革,不愧为年轻大学生中的有心人,她的创业瞄准了两端,一端是保暖膜的销路,一端是原料的供给。尤其是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负担。据报道,从去年至今,她已收集废旧衣物350余吨。这些衣物若被运到垃圾场焚烧,不仅太可惜,而且产生的废气将给城市的空气状况更添一层阴影。
然而,于革回收的废旧衣物,仍只是这个城市中极小的一部分。据媒体报道,西安一年产生的旧衣服有10万余吨,南京有6.5万多吨,估计长沙也不会少。要将其变废为宝,单靠做保暖膜恐难消化。何况,废旧衣服中还有少数质量尚好的较新衣服,用来做保暖膜虽比烧了埋了好,但仍未物尽其用。
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窃以为,日前陕西省人大代表陈绪水在该省“两会”的一个提案,给我们提供了启示。陈绪水建议,由政府提供免费旧衣物募捐加工场所,回收后,由厂家负责清洗、消毒和再加工等。成色新的,拿去捐献给灾区和贫困地区;不宜再穿的,分离出其中所含价值较高的原料;实在没什么价值的破旧衣服,可以加工成拖把、地毯、玩具、环保袋、路基布、大棚保温被等。这一物尽其用的建议,拓宽了旧衣物的处理渠道,值得思考。
既然废纸、废塑料等都能回收利用,那么给旧衣服寻个好去处,让它们较“体面”地发挥最大价值,应该不是件难事,关键看有没有人牵头做这事。2014年,南京在多个小区试点投放旧衣物回收箱,但因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再生加工企业,其处理成难题。看来,鼓励创办下游再生加工企业,才能牵到“牛鼻子”。
(袁云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