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对婴儿的“第一口奶”负责?
2015年01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新闻背景:环球旅行家欧阳友华在新快报的专栏里写道:在发达国家;当孩子出生后,护士会把孩子放到妈妈肚子上,鼓励孩子爬上去喝第一口奶。但作者的儿子出生时;并没有这么做。相反,护士指导产妇们用奶瓶喂孩子喝葡萄糖水。
点评:我们口口声声宣布要重视母乳喂养,但如此一个细节足以让人震撼。我们习以为常的妇幼服务流程细节,一经与发达国家对比,就可以比出不足和差距。这些不足,与其说是服务流程设计的瑕疵,不如说是受到利益驱动的结果,比如多少医院的产科早已被奶粉商“攻陷”。对此,准妈妈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让医院将自己的孩子调教得依赖甜味依赖奶粉,独独不爱母乳。而卫计部门,也不应该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甚至装作睡着。
新闻背景:广州小学尚未放假,可是家长们已经忙着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花费因人而异,有人一天三科花费过千。为了这场小升初的备战,连牛娃也来赶场。
点评: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如果考试的科目定了,方式定了,大家心里有数,倒是好办些。可是,自从宣布小升初禁止考试以后,到底在小升初的竞赛中如何获胜,大家心里反而没谱,这是一心想帮小学生减负的教育部门始料不及的。按照惯常的想法,孩子多考了一个杯,多获一份奖,光看硬件,牛娃岂不是变得更“牛”?
于是,围绕着小升初的各种辅导并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整个小升初就像一场持久战,学生累了,家长也累了。拜托小升初的意见早早出台。在这一场持久战中,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是“困境中的囚徒”,根本无法弄清楚自己要付出多少的精力才能PK过人家,结果只能看人家补习自己也不甘落后,真是折磨。作为家长,我还要说一句,升学意见不要变来变去,虽说改革是官员政绩,但学生和家长们反受折腾,向谁诉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