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师提建议:
少放鞭炮,过个环保年
本报记者孙川
2015年01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去年春节期间鞭炮零售商把鞭炮摆上货架。 (资料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近日,本报推出“给您捎话上两会”栏目后,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69岁的退休老教师成福盛呼吁市民春节期间,为了环保和自身安全,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市民建议:
  近日,69岁的退休老教师成福盛来到报社向记者反映,每年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严重污染空气,同时还引发了不少烟花爆竹伤人的事故。成福盛告诉记者,他已经有十几年没有买过烟花爆竹,“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对烟花爆竹实施了禁燃禁放,作为多年的传统,虽然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现实,但是呼吁市民尽量少买少放鞭炮十分有必要。”
  成福盛说,每年春节购买鞭炮都是不小的花销,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钱不算什么,但是这些鞭炮最终都会化为灰烬和硝烟,同时还会产生污染,每年还有不少人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甚至致残,“社会不断进步,在当前大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我们过年过节是不是可以少燃放一些烟花爆竹”。
记者调查:
过度燃放,曾一度造成“重度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噪声污染非常明显,除夕夜集中放鞭炮的时段里,噪声会超过平常噪声水平好几倍,并且相比农村,城市高楼林立,声音不易散开,噪声问题尤其严重。”针对成福盛提出的建议,东营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污染一般有两种,一是噪声污染,二是空气污染。
  相比噪声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空气污染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是其严重程度却不分上下。根据环保局的监测数据,2014年2月9日除夕夜,东营市空气质量呈现为最高级别“严重污染”的局面,局部AQI(空气质量)指数达300以上。2014年2月13日18时,除现河采油厂站点AQI指数为173外,其他7个站点涉及PM2.5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均达到200以上,均为“重度污染”。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烟花爆竹燃放量减少,空气质量有所缓解。
  据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烟花爆竹的大量燃放是空气污染指数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烟花爆竹中含有硝酸钾、硫磺、炭粉、镁粉、合金粉、铝粉等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气体。”烟花爆竹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对市民的身体健康也会有较大影响。
春节期间鞭炮伤人高发
  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对燃放者本人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记者采访了解到,每年春节医院急诊都会接到不少被鞭炮炸伤的患者。“受政府整治劣质烟花爆竹、市民安全意识增加等的影响,2014年春节期间的燃放鞭炮伤患者比往年少了不少,但是由于这一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不建议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东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任爱农说。
  任爱农告诉记者,燃放方式不正确和劣质烟花是导致受伤的主要原因,“从正规渠道选购合格鞭炮产品、按照正确的燃放方式点燃鞭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伤,但是要完全避免受伤问题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尽量少放烟花爆竹。”
  另外,据了解,东营市安监部门每年都会对烟花爆竹生产厂家和烟花爆竹常年零售店进行重点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和商家会予以取缔。
  “一点不放没过节的气氛,放的太多确实会造成污染。”就成福盛提出的少放烟花爆竹的建议,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大多表示,燃放烟花爆竹的确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适当少放一些还是可以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