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还有诸多疑问待解
2015年01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深圳警界多名官员酒楼吃娃娃鱼,被市民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28人参与该饭局,不过,事发后据称当事人自掏腰包埋单。南都记者暗访后亮明身份,遭赴宴官员殴打,并抢走相机、手机。
如此反常的现象,不是一句“当事人自掏腰包埋单”,就说得过去的,或者说,“当事人自掏腰包埋单”的背后,还有诸多疑问待解。
个人请客吃饭,包括官员在内,当属于正常的人情交往,本无可非议,他人也不好过多猜疑。可是,正常情况下的自费请客,有必要搞得如此“神秘”吗?。
即使是自费请客,从新闻中可以看出,如此高规格的“警卫”,也会让人觉得不“正常”。
一名退休警察,请了28人,花费5400元,而且不包括两箱花雕酒和200元一条的娃娃鱼。按常理,也有点说不通。即使是自费请客,其目的又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叙旧”?其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目的?
“自掏腰包埋单”,是迫于事件被“曝光”后的不得已?还是为了逃避追责的“补救”措施?
现在看来,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庆生的“最终系由组织饭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埋单”的“定论”,同样可信度不高。或者说,有了事前的“自掏腰包埋单”定论,事后的调查“走向”,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说,在调查殴打记者事件前,以及调查娃娃鱼和“每人一袋水库鱼”的来路前,相关部门应先对“自掏腰包埋单”的诸多疑点进行调查。否则,即使“高度重视”,也无法解释记者被打,以及“自掏腰包埋单”的真相。 (姚明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