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涉毒违法犯罪、创新防控宣教形式,滨海警方:
以人民的名义,向“毒”宣战
2018年06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
一直以来,胜利油田把禁毒工作作为平安油田、法治油田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措施有力,全面打响三年禁毒人民战争。其中,作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主力军,滨海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坚决向毒品说不,突出打击职能,紧紧围绕堵源截流、打击吸贩毒、遏制制毒物品流失、禁种铲毒、查控吸毒人员等重点攻坚任务,集中优势警力,向毒品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战果显著:去年以来,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5起,其中省厅毒品目标案件5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92人,查处吸毒人员260人,强制隔离戒毒34人,现场缴获毒品近9700克。
本报记者 顾松 邵芳 通讯员 于湛峰 孙舒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禁毒“瓶颈”现场解决
近年来,胜利油田一直对打击毒品保持高压态势,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绩,但毒情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油田禁毒办加强指导推动,基层加强联动,落实关爱与扫铲整治并举,力保形势明显好转。
根据工作需要,油田及时调整充实了禁毒委。各单位均成立了三年禁毒人民战争攻坚指挥部,分管领导挂帅,确定专人主抓,保证了组织推动有力。油田禁毒办、综治办、安全环保处、QHSE管理处、卫生管理中心召开会议,对牵头负责的“清源”整治战役、“天目”铲毒战役专题部署。禁毒办、综治办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对禁毒宣传、禁吸戒毒、禁种铲毒等工作进行调研、会商、协调。各单位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禁毒委主任现场办公要求,对困扰本单位禁毒工作的“瓶颈”问题当场拍板、现场解决。
为了加大禁毒工作的推动力度,滨海公安局研究制定了《滨海公安机关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绩效评估办法》,每月一评估,评估结果直接挂滨海局网站主页。在侦办每起重大毒品案件过程中,滨海局邵浩浩局长、张吉平政委坐镇指挥,局党委委员、纪委刘元臣书记靠上组织,相关分局局长任专案组组长,充分整合侦查资源,随时调度案件进展,有力地推动了“扫毒”攻坚战役向纵深发展。2017年,在省公安厅召开的“扫毒”攻坚调度会上,滨海公安局还专门作了典型发言。
突出打击职能 对毒品犯罪零容忍
滨海公安局始终坚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坚决向毒品说不,突出打击职能,紧紧围绕堵源截流、打击吸贩毒、遏制制毒物品流失、禁种铲毒、查控吸毒人员等重点攻坚任务,集中优势警力,向毒品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2017年3月7日,滨海公安局滨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从河南往山东东营等地区贩毒。经过9个月的调查摸排,滨南警方逐步摸清了团伙成员,并于12月20日,在滨海刑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在东营区、垦利区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刑事拘留8人,其余转为行政拘留。
2017年5月,滨东分局成功侦破省厅59号毒品目标案件,一举摧毁了以河南籍犯罪嫌疑人马某某为首的特大涉枪吸贩毒团伙,抓获团伙成员21名,当场缴获冰毒3公斤,自制单管猎枪一支,子弹5发,查缴涉案车辆2台,受到省厅领导批示褒奖。
滨海公安局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滨海公安局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5起,其中省厅毒品目标案件5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92人,查处吸毒人员260人,强制隔离戒毒34人,现场缴获毒品9700克,战果突破历史之最。
同时,铲除毒品原植物集中行动迅速有效。记者了解到,滨海公安局各分局加强督导检查,组织辖区各单位层层签订禁种铲毒单位责任书5000余份、员工责任书10万余份,组织民警及油田干部员工87000余人次对上万处重点区域采取人工实地踏查、无人机航测、交叉检查、重点区域复查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踏查,行动中共发现铲除非法种植罂粟3422株。
加大出租房管理 对毒品防控行之有效
随着公安机关对涉毒违法犯罪的严打态势,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嫌疑人之间联系大都用互联网,交易时大多雇佣陌生人,毒贩不直接交易,这都加大了打击难度。滨海公安局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吸毒者大多选在商务宾馆,现在大都在出租屋。针对这种新情况,滨海公安局持续加大对出租房屋清查检查整治力度,堵住管理漏洞。
胜利油田所辖社区和地方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油田小区以油田员工为主,甚至邻居间大都来自同一个二级单位。流动人口管理,绝不仅仅是公安机关一家单位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多部门联动、员工群众广泛参与。
在对出租房屋进行精细管理方面,滨海公安局滨南分局进行了有益尝试。据了解,胜南社区现有住户2.8万余户,跨度大、部分区域外来人口密集曾一度成为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过去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辖区藏匿公安机关有时难以准确掌握。围绕“底数清、情况明”这个重大课题,滨南分局通过密切和胜南社区等油田二级单位的协作力度,让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实现闭环式管理。
在密切警企联动过程中,滨南分局以“谁出租、谁负责”为原则,依托辖区17家油田二级单位全面梳理员工住房情况,并由专人负责全面、准确地采集出租信息,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此外,胜南社区440一站式服务大厅也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在住户缴纳水电以及物业费时实现“二次排查”。实践证明,滨南分局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动态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这项举措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动态管控 全面堵塞漏洞
针对吸毒人员发现管控难、戒断巩固难等问题,滨海公安局采取“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完善动态管控机制,创新逢嫌必检举措。去年底,滨海公安局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精心准备、异地用警,局长邵浩浩、政委张吉平,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新农,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元臣坐镇指挥,指挥中心、刑侦支队、治安支队、宣传科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织调度,纪委、督查支队现场督察,基地、滨北、滨东、滨南分局局长亲自带队,先后组织6次、570余名警力,对19处涉毒重点公共复杂场所集中清查,共检查房间720余间,核查比对相关人员信息340余条,依法带离审查37人,其中涉毒人员10名。
自去年9月1日,国家和省禁毒办部署开展脱失吸毒人员查控工作以来,滨海公安局强力调度、多措并举,在全省率先完成脱失吸毒人员“清零”任务,行动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再创历史新记录,得到省厅的充分肯定。
由于油田所属土地分散,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和溴素生产企业很容易被制毒分子租赁利用。因此,2017年9月,由油田综治办与禁毒办统筹协调、实地督查,组织油田相关单位及8个公安分局力量,对滨海辖区47家在用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和4家溴素企业进行了2次全面彻底检查,堵塞了漏洞,消除了隐患。
相关新闻 胜利油田建成9处 综合性禁毒文化广场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于湛峰 孙舒) 2017年以来,滨海公安局创新禁毒宣传形式,已建成综合性禁毒文化广场9处,油田禁毒宣传阵地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新建成的9处禁毒文化广场分布在胜利油田胜南、胜中、胜东、胜北、河口、孤岛、滨州、临盘管理中心内,基本覆盖油田员工家属主要居住区域。各禁毒文化广场在总体设计上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一致的原则,内容丰富、设计美观、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胜利文化、防电信诈骗、反恐等内容,可读性强,达到了禁毒预防教育进社区、进家庭的目的。
在阵地建设方面,油田各单位已建成禁毒预防教育宣传栏102个,38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日趋规范;油田各小区普遍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发禁毒知识、悬挂铲除罂粟条幅。不断拓展禁毒新媒体、自媒体宣传辐射效应,发动广大员工群众关注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和省禁毒办“阳光一生”微信公众号,提高订阅量;油田各单位和滨海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增加禁毒预防教育内容,丰富宣传形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