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营市“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方案公布
加强监管,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心
2018年03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东营市食安办公布《2018年东营市“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决定今年东营市继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今年的整治行动中,食品、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整治与农村食品安全等4个方面,被列入重点整治内容。
本报记者 段学虎
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 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
方案提出,东营市今年将以食品安全城市和先进县创建为统领,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努力将东营打造成食品安全放心市。围绕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方案中提出,今年东营市“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为,排查一批风险隐患,通过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整治相关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区域进行系统摸排,列出风险清单,制定防控措施;抽检一批重点品种,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开展针对性的监督抽检,查处一批不合格产品,取缔一批生产经营单位,对无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经整改仍然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完善行刑街接,深挖案件线索,从严、从快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
方案要求,各县区在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同时,要根据实际,组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提高整治靶向性和有效性。注重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及时公布典型案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产品,大力推行有奖举报,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农村食品安全等四大重点专项整治方面切入要害
今年的“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中,公布的整治重点让人眼前一亮。今年,东营市重点开展涉及食品安全的四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分别为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方面,方案提出,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产品领域重点整治韭菜、枣等蔬菜水果中非法使用禁用药物和农药残留超标,水产品中非法使用硝基呋哺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畜禽产品中非法使用“瘦肉精”、滥用抗生素等违法违规及犯罪行为。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面,继续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对标规范”行动,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两台账”管理制度。督促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建立健全购销台账等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经营无合法生产资质、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领域重点整治粉条粉丝中的铝的残留量和合成着色剂、海米中的合成着色剂、蜜饯和银耳中的二氧化硫、酱腌菜中的防腐剂、白酒的酒精度和甜味剂等行为。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方面,东营市将以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进口单位和网络等第三方平台经营者、相关方以及广告发布单位等为重点开展。
专项整治主要围绕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销售全环节,治理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进口食品和保健食品,产品标签虚假标识声称和利用网络、会议、广播电视、直销、电话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和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
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面,东营市今年将以农村群众日常消费食品、儿童食品以及民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等为重点,针对销售标签标识不规范、超保质期、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整治中,将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行为。全面实施《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加强对“三小”登记、备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推进“三小”综合治理,将农村集市、庙会等临时性集中消费场所及农家乐等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对农村食品供货商的监管,严格食品经营许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