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医院中医科
悬壶济世,传承中医文化
2016年06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吕增霞 解岩 通讯员 徐卫卫 李青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生命科学,具有独特而神秘的东方特色。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笼罩在中医上面的神秘面纱渐渐褪去,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了解并信任中医。通过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有着50年历史的胜利医院中医科承担着胜利油田及东营市广大居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保健任务,逐步成为人民心中值得信任与喜爱的中医科室。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越来越重视,大力提倡使用中医中药,让中医走进更多市民的家中,相比西医,中医具有廉价、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下至垂髫小儿,上至古稀老人,胜利医院中医科凭借过硬医疗水平和出色的护理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市民的信任与赞扬。
胜利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66年,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是一个集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特色临床科室。目前,中医科共有28名医护人员,开放床位40张。年门诊量45000余人次,住院500余人次,床位利用率超过95%以上,中医科在坚持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的同时,对疑难杂症进行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慢性肾病、妇科病、皮肤病、脑血管病的治疗以及慢性病的康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医科医疗特色和优势。每年均有科研成果在东营市和胜利油田获奖,同时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和培养东营地区中医人才的任务,是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医专业质量监控中心。“小时候缺医少药,家中有病人得不到治疗,于是决定发奋学医,越学越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科主任姜竹成从医28年来一直通过学习充实自己,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着经验。“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越深入越发现奥妙无穷。单说诊脉,就有28种脉象,而脉象究竟如何,是书本上不能明说的,只能用比喻,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如轻刀刮竹’这些脉象描述,都是十分抽象的,没有体会是无法领会的。”为了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情况,姜主任在办公桌抽屉里放了一面镜子,“如果医生单纯的跟病人说舌苔很重,或者脸色怎样,他看不到就不能很好理解医生说的话,给病患一面镜子,医生说哪里,患者看哪里,就能理解、信服医生所说的话,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
姜主任认真负责的态度与过硬的医疗水平让不少病患慕名而来,一天内接诊的患者可达百余名。除了每周三固定坐诊的日子外,为了给病人看病,姜主任都会在查完房后赶到门诊,“候诊的病人太多了,得给他们看完。”姜主任表示,中医讲究辩证治疗、精准治疗,“根据每一位病人自身身体状况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医生都是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私人定制。”
悬壶济世 中西汇通
每天早上7:30,中医科进行医护大交班,这个患者昨天的情况怎么样?那个患者出现了哪些变化?大交班的过程,让医护人员对每个患者做到了心里有数,以便制定更好的医治方案。
“我们这里的患者比较广泛,内外妇儿都有,虽然在这里住院,但是我们有我们中医的特色,采用中医中药、针灸、拔罐、理疗、蜡疗,中药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来为病人解除病痛,我们也要给患者输液,但是输的是中药制剂。”护士长翟景芬介绍,在中医科,护士们不仅掌握西医18项护理技术,更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比如拔罐、刮痧、针灸、耳豆压穴等。作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科示范单位,胜利医院中医科实行责任制护士,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有责任人,并保证这个责任人固定班次3-6个月,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接触病人。不仅要熟悉病人的病情、治疗要点、饮食和心理状况等,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还要为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康复指导等服务,护士对病人的护理得到了无缝隙的对接,大大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感。
走进中医科病房,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康复器材。诊疗室环境温馨、舒适。“你看我们的病房都是朝阳,且没有封闭阳台,就是让患者们多晒晒太阳,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阴阳相合嘛。”翟护士长在中医科十几年的护理经历让她成了一个中医迷和中医拥护者,“越来越觉得咱中医真的是瑰宝,博大精深,一个个患者康复的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神奇。”马上就到“三伏天”,胜利医院中医科从2006年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项目,至今已有10年的临床经验,治疗量1.5万多人次,此法副作用小,病人负担少,依从性好,对老年人及儿童尤为适宜,一直以来,病人反馈良好,治疗效果显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中医的博大精深,不仅在于本身自成一体,辩证施治,还能融会贯通,将西医融入中医,“自从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病患明显增多。”翟振彦是中医科副主任,为更好的服务患者,他特意进修了西医。“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大部分使用中医药物。”翟主任表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社会压力、药物等等,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导致精、卵子质量下降。“即使愿望很强烈,但还是要面对现实。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取得不错的效果。”
实实在在救人,一直以来是中医科的特点,也是中医医生的秉性,“医生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作为医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三思。”姜主任坦言,中医医生也应具备心理医生的素质,“与病患做好沟通很重要,医生要全面考虑,不夸大,不空口盲目承诺,要务实、要坦诚,实实在在做医生,实实在在治病救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