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卡很闲人太忙,千元全年卡大多成“次卡”
教练发红包督促会员来健身
2016年05月1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郑美芹) 虽然大家日益注重健身,办一张健身卡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健身卡浪费的最多。记者走访多家健身俱乐部了解到,办过健身卡的会员仅有三成左右能坚持,有的会员甚至办一张上千元的年卡,仅仅去过一次。
9日晚上7时许,康力健身中心金鸿店内,在跑步机上跑地满头大汗的小吕说:“去年夏天立志减肥,跟朋友一起办了一张健身卡,前前后后来过两次。眼看卡就要过期了,赶紧拉上朋友一起来锻炼,否则年卡都要变成次卡了。”
家住东城的李女士也是如此,2015年暑假期间,她在蓝海国际健身中心办了一张近千元的游泳卡,“正赶上搞活动,免费赠送了一张健身卡。“当时觉得很开心,我去游泳,孩子跟他爸爸去健身,一举两得。”可是,自从办了卡之后,李女士就忙得不可开交,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再去游泳。“眼看就要到期了,健身卡索性送人了,游泳卡再留留,争取暑假多去几次。”
在不少论坛、网站上“赔本转让健身卡”的信息有很多,记者拨通了其中一位的电话,他说当时办卡是一时头脑发热,觉得花钱办的卡,一定会变相督促他健身,可没想到结果还是一样的,“为了不让健身卡继续‘闲’下去,我决定转让。”
在康力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多家健身中心记者发现,现在“年卡变次卡”的情况非常普遍。
东城康力健身中心运营总监李川说,现在康力健身中心三家店总共有会员6000多,但是能坚持一周来四到五次的仅占5%,坚持每周都能来两至三次的占25%,断断续续一个月来几次的占10%,一月以上或者一年来不了几次的竟占到60%多。据康力健身中心金鸿店的店长刘俊忠介绍,“冬天的时候,我们工作人员为了让会员多到健身房来锻炼,还在群里发红包激励他们。只要抢到红包的就要到健身房来健身。”
蓝海国际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每年一二月、六七月寒暑假期间都是办卡高峰期,一般都是父母带着孩子过来办卡,但是全年能坚持到最后的不是很多。
“为了让办卡的会员,真正做到办卡有所值,我们会定期办一些健身公开课,让大家了解健身的重要性,督促大家多多健身。还有我们的系统都能查到会员的健身频率,如果有常年不来健身的会员,我们也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回访。”西城振华商场奥本健身会所的李经理说。
全民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夏天能坚持锻炼的人比较多,冬天每天来的人比夏天要少一半。天冷、太懒、坚持不下来、工作一天太累等等是很多人健身难的借口。
健身应合理调配次数 制定目标更容易坚持
越来越多的人办卡健身,然而,却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那么,怎么做到坚持健身并让健身达到最佳的效果呢?刘俊忠介绍:“一般新会员到健身房来,开始运动时强度不要过大,每次应维持在30分钟以内。以跑步为例,一开始如果基础较差,可以快走、慢跑交替,30分钟为止,一周3次左右。当能做到连续慢跑30分钟时,就可以开始用距离衡量运动量。”据介绍,初次到健身房因不合理的健身强度,导致身体不适,不少会员会习惯性的选择用一周的时间来调整,“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是导致很多会员降低健身积极性的一个原因。”
同时,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具体而现实的目标,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跟朋友一起去健身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健身计划,并且能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刘教练说,如果对某种健身运动方式没有了热情,就可尝试换一种运动形式。最主要的还是要想把健身变成一种日常习惯,就不要连续超过两天不去健身,因为健身频率比健身时间或运动形式更能影响到你的健身毅力。 本报记者 郑美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