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菜不“断档”,囤菜族少了
冬储菜萝卜、白菜“没人爱”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东城一市场内,市民正在购买蔬菜。 本报记者 徐文君 摄
     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 徐文君) 随着气温下降,冬储菜中最常见的白菜、萝卜开始大量上市。与之前市民购买冬储菜不同,近年来从菜市场成袋扛冬储菜回家的市民越来越少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市民选择吃多少买多少,并且冬天菜市场上反季节的大棚蔬菜也不鲜见,价格也不算贵,所以囤菜的市民逐渐减少了。
  16日,记者来到东城一菜市场,许多市民正在选购蔬菜。在各个摊位上,大白菜、萝卜等冬储菜都占据了一块较大的位置。但多数市民们以购买一两棵为主,并没有大量购买。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好了,囤菜的人越来越少了。”菜贩王霞介绍,现在更多的人选择吃多少买多少,并且购买的也多是一些豆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专门大量购买白菜、萝卜的市民特别少,“今年我们卖的白菜要0.7元每斤,但是销量并不好,有些只买个一两棵。”
  记者发现,多数蔬菜的价格比较适中,新鲜的蔬菜并没有因为天气变冷而抬高价格。
  冬储菜逐渐失去了往年的“风光”,这也源于目前市民们升级的“菜篮子”。就算是到冬天也能吃上新鲜、价格适中的蔬菜。目前冬天储存蔬菜的多为老年人,冬储菜也成了他们的“专利”。
  “这一段时间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来我这里大量购买白菜。”胡立峰说,一些老年人还保留着以前冬天囤菜的习惯,“一些老人家里有储藏室,可以储存大量的菜。但是年轻人几乎不怎么大量购买,就算是买也是为家里老人买的。”
  “以前生活困难,冬天就只能吃几种蔬菜,冬储菜也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生活需要。特别是大白菜,当时家家户户都要储存。”正在挑选白菜的张大爷说,“天冷的时候不愿意出门买菜,就可以吃原来储存的,挺好。”
  “周一到周五上班,在家吃饭的次数并不多,周末在家也吃不了多少菜,所以一直就没囤过菜。”虽然不囤菜,但市民张女士说对冬储菜有一定的感情,在她的记忆里,只有小时候家里才会在冬天买上一堆白菜、萝卜,“想到这事儿的时候,就想到小时候,一家人围着吃炖白菜的热乎劲儿。”
  家住东城的陈庆红每到冬天也总会购买上十几棵白菜。据她介绍,购买的白菜并不会直接拿来吃,而是用来做辣白菜。“自从将父母从东北老家接到东营来之后,一到冬天父母就会制作辣白菜,虽然我们一家也吃不了多少,但是制作的过程增进了家人的感情,我也很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