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朱学东:巴黎悲剧之后,法国的政策引发许多质疑。作为一个外行,我浅陋认为,巴黎的悲剧,更多是一起恐怖袭击,法国情报警察部门应更多检讨自己反恐防恐不力问题,开放包容的文化和政策不应成为替罪羊。事实上,封闭排斥并不能保证恐怖袭击的概率和牺牲小于开放包容的政策,这有现实案例。
@老徐时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当今社会思想的混乱,以及社会公共话题的泛意识形态化。为IS这种反人类的恐怖组织寻找任何合理性空间,绝对不可以用言论自由多元化来辩解,应该视为助纣为虐。多元性不代表混乱,不代表可以无节操不讲底线,不代表可以不讲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图宾根木匠:不少发达国家的年轻人跑到穷乡僻壤加入IS,这总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一群衣食无忧又觉得现实生活麻木无聊的美国中产阶级,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打拳,最后制造连环爆炸,让一栋栋大楼接连消失,这就是恐怖主义。看《搏击俱乐部》的台词,加上宗教说辞几乎就是IS招募书。
@朱永新:面对恐怖事件,教育怎么办?13日晚赶到郑州参加2015年新教育国际论坛,就在这个夜晚法国巴黎发生了针对平民的恐怖事件,100余位无辜的平民失去了生命。看起来事件与教育无关,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孤岛。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把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放在最重要的目标?安全逃生知识课程如何开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