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纳遇“私人订制”式诈骗
涉案金额4万元,或与信息泄露有关
2015年11月0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11月5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徐栋) 近年来,利用“猜猜我是谁”等形式冒充亲朋好友的诈骗手法曾经让不少人上当受骗,如今,面对大家都已经“免疫”的传统电信骗局,骗子们又翻新出了新花招,冒充领导或老板打电话,指使员工汇款或者借钱。近日,东营市某企业单位出纳不慎“中招”,一次性被骗汇四万元。
  据了解,张霞(化名)是一名企业出纳,平日负责现金收付工作。10月26日晚6时许,一个139开头的本地号码来电,接通电话后对方严肃吩咐:“小张,明天上午十点钟到我办公室汇报工作!”由于来电号码陌生,张霞一时愣住了,于是她客气的询问对方身份,不料对方却勃然大怒斥责张霞:“怎么,张霞?连领导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张霞有些慌神,她感觉声音有点像公司的陈总经理,便试探问道:“您是陈总?”“对啦,是我!这是我的私人号码,钱款准备好了吗?”对方口气威严。
  说来也巧,张霞所在公司财务部刚刚开过会议,很快要与客户进行结算货款。“陈总,明天就可以着手进行。”张霞回答。话音未落“陈总”已霸道地挂断电话。
  10月27日上午8时30分许,张霞正在办公室整理预算报表和月度结算以便向“陈总”汇报时,手机铃声再次响起。“陈总”来电:“小张,你立刻到银行去汇款,我给你说下账号。!”“好的,陈总,待我请示一下财务主管。”张霞慌不迭地答应着,电话那端却传来“陈总”怒喝声:“你想不想干了,就照我说的办,回头我同他讲!先汇三万,现在就去!”
  原本公司有财务制度,大额现金支付需经会计审核、财务主管签批,张霞听“陈总”催得急,“慑于”上级领导的压力,只得急匆匆赶到银行,将三万元现金汇到“陈总”指定账户。汇款未及五分钟后,“陈总”又电话指示张霞汇款一万,语气不容置疑。如此,张霞将四万元款项汇出。
  回到公司后,张霞向单位财务主管汇报,财务主管对此笔业务并不知情,二人向单位陈总经理询问,陈总经理称没有给张霞打过电话,也没安排过汇款业务。张霞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有人冒充领导打电话骗汇。当日下午3时许,张霞向滨海公安局滨东分局报案。
  办案民警称,与传统的无技术含量的“你猜你猜”诈骗不同,该起电信诈骗中不法分子使用的手机显示与受害者为同一归属地,另外诈骗者手头有大量与手机号码对应的真实姓名,很显然涉及用户隐私泄露。诈骗过程中,施骗者利用职员对上级领导的敬畏心理,运用网络电话虚拟改号技术,将来电号码改成某领导人的电话号码(或是购买了全国各地的电话卡),然后给已掌握一部分身份信息的诈骗对象打电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