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比重连续9年增加
将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5年09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1至7月份,东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投资结构优化,投资质量明显增强,成为了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新风景”。同时,根据东营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4年开始,东营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连续9年增加,但目前东营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仍旧居高不下,下一阶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报9月27日讯(记者 孙川) 经过多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膨胀,东营市投资额基数越来越大,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方面投资意愿降低。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东营市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44.65亿元、1008.07亿元、485.28亿元,分别增长6.7%、13.2%、18.4%,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出第一、第二产业11.7和5.2个百分点,呈现出“三、二、一”投资增速格局。
  目前,东营市三次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9:65、5:31.6,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了0.2和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1个百分点,占比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上升显示出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新常态下,投资结构正不断优化。
  除此之外,前七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中,民间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前七个月,东营市民间累计完成投资1264.24亿元,增长19.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2.2%,民间投资成为拉动东营市投资增长的“主力军”。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162.24亿元,成为全市投资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另外,根据统计局公布的《东营经济新常态发展变化特征分析》,东营市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2004年—2014年的10年间,全国、全省及东营市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7.5、11.8和13.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则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下降了3.6、8.1和12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和2014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将成为长期趋势。
  东营的情况与山东总体情况一样,自2004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连续9年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二产业比重也是连续9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接近于第二产业。统计局分析显示,这一比重的变化充分说明了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因此,在新常态下,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要促进东营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完成“二三一”到“三二一”的结构转变。同时,还要增强东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定位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本密集、耗能少、环境友好的先进制造业上,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和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