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建设服务城市、惠及民生
提供6000多个车位,缓解停车难
本报记者宋贝贝通讯员张景欣
2015年09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5日上午,东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阎继方做客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本报记者 宋贝贝 摄
     人民防空,作为一项战备工作,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开展情况如何?25日上午,东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阎继方做客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以“人防建设服务城市、服务民生”为主题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市民要会辨别是哪一种警报信号
  今年的“9·18”防空警报试鸣刚刚结束。据了解,东营的防空警报试鸣工作从2000年开始,经市政府批准,每年在全市城区组织实施防空警报试鸣。一些网友不明白为什么东营每年都要在“9·18”进行防空警报试鸣。
  阎继方介绍,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北大营,发生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天是国耻日,鸣响防空警报是为了永远不忘国耻,警钟长鸣。这对于教育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适时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有极其重要意义,可以检验全市警报网的维护情况;使全体市民熟悉防空警报信号,知道听到防空警报后应采取哪些行动和防护措施,提高应变能力;警示人民群众勿忘国耻,增强忧患意识和国防意识。 
  那市民听到防空警报后应该怎么办?阎继方说,首先要区别听到的防空警报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平时,就是和平时期。平时听到的防空警报,是试鸣。市民只要会辨别是哪一种警报信号就可以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战时,就是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时期。战时听到的防空警报是防空袭的行动信号,市民要根据不同的警报信号,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空袭的范围很大,出现的情况也很复杂,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对。”
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使用
  人防工程是大家最有感性认识、接触最多的一种人防设施。它是满足战时人员物资隐蔽需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除国家规定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情形之外,所有的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修建防空地下室。
  建设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对于服务城市、惠及民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东营市有许多人防工程平时是作为地下停车场使用的,也有一些大型人防工程平时是作为地下商场使用的。据了解,东营市目前已建成的人防工程,除去有特殊功能要求的之外,大多数都在“平战结合”使用。比如,东城银座商城地下商场、黄河路百大金鼎广场地下商场等,都是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作为商场的案例。许多居住小区和商务办公楼修建的防空地下室主要是用作地下停车场,目前全市人防工程累计提供车位6000余个,有效解决了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在战时人防工程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阎继方向市民讲解了战时使用人防工程的注意事项。在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要保持沉着镇静,服从城市人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迅速而有秩序地做好防护准备,准备好进入人防工程掩蔽所必需的生活用品。要懂得各种防空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自己隐蔽工程的位置、通往工程最短的路线,以及人防工程入口白天、黑夜的识别标志。听到空袭警报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附近的人防工程。进入人防工程时,服从人防工作人员的组织指挥,切忌拥挤在工程口部,影响进入工程的速度。空袭警报解除前,隐蔽人员不得开门离开工程,防止周围受污染空气和放射性物质被带入工程。警报解除后,要防止人员突然涌出人防工程,造成混乱和拥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