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林木资源盘点
本报记者张婧婧整理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河口区:
全区种质资源53科、89属、189种。河口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特点是种类少,但面积较大,甘蒙柽柳、野生柳、刺槐林和混交林都有广泛分布。
其中,此次调查29处野生林木样地,有19处样地有甘蒙柽柳分布,孤岛镇、仙河镇、济军基地的广大地区以及新户镇的局部有成方连片的大面积分布;济军基地的刺槐林、混交林等造林时间较长,树龄30年左右,而且面积较大。
珍惜濒危树种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此次共调查在河口区共发现4处样地,主要分布于济军基地和新户镇的局部地区。从调查情况看,分布区域少,面积小,生存环境受破坏非常严重。
□垦利县:
全县林木种质43科、67属,122个品种和类型,古树名木4株。
垦利县在良种开发与利用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比较突出,在原有柽柳的种质资源库基础上,新建设了榆树的种质资源库,今年还准备建设耐盐碱植物的种质资源汇集区。另外,对数量减少比较大的龙爪柳、银芽柳进行了人工繁殖。
选育了“冬红”白蜡、鲁柽3号、鲁柽1号中国柽柳良种及“冬红”白蜡、鲁柽3号、鲁柽1号新品种。
垦利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2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天然柳林和天然柽柳林。经过踏查,现有野生木本植物2科2属8种。其中龙爪柳、在垦利县的林业资源各类调查中,从无记录,本次调查仅发现2株。
□利津县:
珍稀濒危林木种质小果白刺,在利津县汀罗镇东北部远郊发现,靠近罗孤路两侧未开发的荒地内。小果白刺生境偏离人群集居区,由于地处偏远,盐碱化程度高,农业开发较少,工业企业不多。
□广饶县:
只要在其他四个县区能生长的树,在广饶县都能生长。据了解,广饶县与其他四个县区不同的是该县属于井灌区,另外,土壤条件好,大部分属于沙质土,树种的生长条件更为“优越”。
根据调查,在全市78科、170属、416种树种中,51科、262种可以在广饶县找到。
但广饶县内无珍惜濒危树种,由于广饶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南侧,整个县都处在平原范围内,没有珍惜濒危树种存活的环境条件,所以很难保留下珍惜濒危树种。
□东营区:
调查发现,全区种质资源52科,89属,175种,古树名木9株。
由于地处东营市中心城区,人口稠密,城市开发程度高,人为活动对植被影响很大。在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方面,柽柳曾被视为该区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野生种质资源,但随着城市的开发,大面积的柽柳林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偶尔能见零星分布。
目前,东营区种苗生产面积达到2.1万亩以上,年产各类苗木1500万株,全国白蜡良种基地一处;花卉温室大棚8万平方米,年产各类花卉200余万盆。2012年我区六户镇、黄河路街道办事处两镇(街)被山东省林业厅评为“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