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总公司东区供电公司副经理孙黎新:
“织”一张安全电网
本报记者聂潇潇通讯员刘金萍
2015年02月1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作为油田基层单位的职工代表,孙黎新带领的东区线路管理队一直走在油田电力创新前列,共研发技术成果65项,其中6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孙黎新是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东区供电公司副经理,兼任东区线路管理队党支部书记。作为电力管理总公司的职工代表,他深感自豪。如今,创新成为东区线路队的招牌。成立“创新工作室”以来,2014年收集筛选职工金点子10项已完成项目8个,申报专利项目6个,另有4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被评为胜利油田职工群众性创新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年,东区线路管理队结合“从严管理年”,创新实施了“四不四零”严细工作法,在提质增效、安全创新、降本方面狠下功夫,推进从严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质量效益,实现了连续26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对于2015年的工作,孙黎新介绍,东区线路队将要把创新重点放在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创新应用,提高安全性能,简化复杂操作上。在输配电线路方面,计划研发电力线路巡视无人机、巡查线路时常会遇到水库、池塘、沼泽地等无法政策巡视的特殊区域,无人机可以掌握队员无法进入的区域和高电压等级超高杆塔的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视频、图片的采集,包括缺陷、地形地貌、测温等数据的收集及传输。“这项发明如果成功,将会解决线路巡视中的大难题。”
刚刚闭幕的党委扩大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2014年工作,分析了新常态、低油价下油田面临的严峻形势,更明确了201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孙黎新相信,随着“转型发展创效益,立足岗位比作为”主题活动的大力开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工作都向效益和质量聚焦,一定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营造出人人保效益、创效益的良好局面。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东区线路队更要带头积极贯彻领会精神,从严管理,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为电力发展做贡献,全力确保油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