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与水痘
本报记者吕增霞通讯员吴婷婷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冬春季节由于寒冷、天气干燥等气候因素,因而成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据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自2014年10月1日以来,东营市人民医院共上报流行性腮腺炎51例,其中50例为在校学生,共上报水痘88例,其中79例为在校学生,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唾液传播,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也属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播性,好发于儿童,成人亦可见。VZV感染的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一般经空气飞沫、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粘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病毒。
由上可见,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均好发于儿童,均可经空气传播。而且两者易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呈现感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故在冬春季节应好此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在减少与传染源接触机会以及重视室内通风换气的基础上,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接种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对于流腮,国际上推荐应用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我省接种程序为1.5岁初种,6岁复种;水痘则应用水痘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对自然感染的预防效果为68%-100%,并可持续10年以上,我国水痘疫苗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