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朵金花”守护12口油水井13年
纯40号站6位女职工用实际行动阐述责任的含义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徐文君 通讯员 李军峰
在纯梁采油厂纯东管理区的纯40号站有6位女职工,她们管理着纯17块的12口油水井。这是一个高压低渗透、供液能力差、含蜡高且油稠的特殊区块。13年来,她们像六朵“金花”一样,默默守候、照顾着这些油水井,用多年的实际行动阐述着责任的含义。
谁说女子不如男
1月30日上午,纯40号站站长郭炳菊带领着其他几位职工正在喷防护标语。环顾四周,这个站的几口油水井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在2002年女子班刚组建时,这里的情况却与现在不同。“当时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与担忧,他们认为男职工都不一定能管理好这里,恐怕女职工更难做到。”旁人的怀疑让这六位女职工心底里十分不服气,“男职工能干的,女职工照样能干好。”她们心中憋着一股劲,而正是由于这股子劲,激发了每朵金花心中的责任。
在这种责任心的驱动下,郭炳菊、高燕花和其他女工放弃了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一起没白没黑、加班加点地奋战在油水井上。“我们每天去巡视,看见杂草就拔掉,看见有跑冒滴漏就及时清理,看见没有裹好的防冻材料就及时裹好。”除此之外,她们还加密录取每口井生产动态资料频率,熟悉每口井的生产特点。并且加强油水井地面管理,排除各类事故隐患,现场规格化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付出总有回报,短短20天的时间,每个红扑扑的脸庞被吹得灰头灰脸,一下子让人认不出来。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当月采油厂矿的油水井现场管理检查中,她们站受到了检查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朵“金花”们的这次迎检获得好评体现的是责任,日后,她们多年的技术进步、日常管理中,更透露出她们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责任心。
苦练技术提升自身水平
纯40号站,是全厂采油班组中第一个全部是高级工的女子班组。说起“金花”们练技术,站长郭炳菊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办法,她根据女员工实践操作能力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了“四个一”学习形式,即“每日一练、每周一讲、每月一述、每季一赛”,制定岗位练兵计划、设立班组小课堂、组织交流共享会、开展小竞赛,充分调动起班组员工们学技术的积极性。
日常工作中,每次设备保养、加盘根、换皮带,女工们都是边学边干,从施工准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各方面,加强自身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换皮带时要爬到抽油机减速箱上,原本这项工作都是男职工做,但是现在只能我们自己上,虽然心里也挺忐忑的,但是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要做好。”郭炳菊表示,现在站上女职工们都树立起“事事争先进,人人争第一”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做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女工个个成为技术能手,在管理局的高级工技能鉴定中都是一次过关。
多年来,女职工们一直加强巡回检查,细化日常管理,风雨无阻,逐渐地,班组员工对每一口油水井的流程走向、井筒状况、生产数据都熟记在心、如数家珍。
在充分掌握了地面管理上的工作以后,她们还把目光瞄向了生产管理中的难题。针对纯17块地层供液能力差,杆管偏磨严重,检泵周期短这些实际情况,女职工们率先提出了“临界检泵周期”这一概念,当油井生产天数接近临界检泵周期时,加密录取各项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判断油井生产是否正常。并根据各项生产动态数据的变化,及时采取加清防蜡剂、阻垢剂、热洗等相应的管理措施。
13年来,纯东管理区纯40号女子站换过不少的班长和班员,但是,责任二字始终没有放下。在大家多年的努力下,纯40号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