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新模式从源头解决问题
现河厂采输系统环式防垢模式节省成本235万元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2月1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王明 王常玲)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现河采油厂探索实施了以PDCA循环治理法为引擎的采输系统环式防垢模式,减少结垢躺井18井次,治理结垢泵站7座,方案有效率100%,节约运行成本235万元。
随着油田中高含水期的到来,集输系统结垢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这个厂结垢躺井87口,造成作业占产损失原油1130.5吨,结垢泵站达12座,因结垢造成的设备维修费用1000万元,经济损失高达1995万元。
以往,现河厂防垢治理只是被动清垢,计量站频繁结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结垢难题。2014年,现河厂建立了以PDCA循环治理流程为引擎的采输系统环式防垢模式。该模式分为计划、执行、检查、修正再执行的4个阶段和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原因分析、制定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跟踪、有效治理总结提升、治理失效再次调研的8个步骤。
现河采油厂坚持从源头抓起。技术人员做好新投井及措施改层井与老井、管线沿程井液的配伍性分析,从源头上防垢。王70-4站,王斜544井携带沿线4口油井的产出液进入计量站。自王70-斜11井改层生产后,该井下游严重结垢,经分析王70-斜11井含有丰富的硫酸根离子,王斜544含有丰富的钡锶离子,两口井来液碰头后产生大量的硫酸钡锶垢,他们对改层后高含水王70-斜11井关停,该站结垢问题得到了彻底治理。
工艺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研,进行防垢攻关,把握生产流程,落实结垢位点的水源、温度、压力、流速、管壁材质等详细资料对症治理。他们调研发现史100接转站水套加热炉升温,导致富含成垢离子的采出液结晶析出,堵塞加热炉内弯管及流量计等弯头死角处。他们将该站电磁防垢器由流量计出口端调整至进口端,在来液加热炉进出口管线,安装永磁防垢装置,同时结合该站结垢类型,通过室内评价试验优选防垢剂,进一步确保防垢效果。措施实施后,该站防垢效果明显,大大延长了清垢周期。
此外,采输系统环式防垢模式环环相扣,他们同采油队建立采输系统预警机制,当回压升高0.2兆帕时,及时预警,工艺技术人员对新结垢或者治理失效的采输系统,启动防垢治理攻关工作。史127-1站结垢主要为硫酸盐垢,结垢速度快,备用管线的启用仅能解一时之困,如果治理不及时,会造成备用管线快速堵塞。该站2014年9月从结垢预警到过程治理再到效果跟踪仅耗时2天。该环式防垢模式工序衔接紧密,加速了结垢治理速度,缩短了治理时间,防止了管线的二次垢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