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终梦了一杯凄凉
2018年05月2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那人有着柳叶眉,眼波盈盈,眉眼之下是那小巧精致的鼻子与樱桃小口,略显弱不禁风的身材——总会激起别人的保护欲。
  那人生性顽劣,却生得一副好皮囊,初见,便会让人微微失神,再见,又会有多少女子为之倾心?而石头终究是石头,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那伊人,便只是倾心于她,任云海翻涌,任江潮澎湃,自始至终,别无二心。
  他们——宝玉和黛玉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一般,这一生的交会,也就只有那一次。两人初见,内心无法抗拒的熟悉感将两个人的心慢慢拉近,后又互相见才于那海棠社,后又葬花,但无论怎的,都是欢乐收场。正当这两条直线马上相交时,宝玉的远走,众人的谎言,黛玉的病逝,却如同开玩笑一般将这个交点避了过去,彼此的生命中再无那人的身影,一人抱着满心失望,一人念着那盈盈一笑,一人喝了那孟婆汤,一人断了这红尘梦,追寻那一份赤子之心……
  红楼梦,终究是一场虚幻缥缈的梦——夹杂着种种繁华,而种种繁华之中,又夹杂了多少黑暗——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封建末世的危机,封建伦理关系种种。当一切繁华与黑暗落尽,是一场悲剧,被梦掩盖住的悲剧,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三个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封建社会哪有如宝玉最后走向的迷雾一般难以捉摸的未来,而在曹雪芹看来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悲剧,也是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也更多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而一书终了不过是“说到辛酸处,荒唐俞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罢了。
  而曹雪芹,很多人把他看作巨人,敢于说出世间黑暗的伟人,事实上,他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他的书影射出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感想与思考。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他也对传统的道德理念进行了批判,使这本书具有了反叛的意识,也在当时的社会上引发了新的思想潮流。但一切仅仅是引发,直至与这世间万物挥手再见,也未能实现他的理想。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的更深切更强烈,他的写作是一种呼喊,这是一种痛苦,通过这种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然后去接受新的痛苦,循环往复……黛玉也香消玉殒于这伤心之地,而贾府也终结于这红楼。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爱,因此上演这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只想言一句:兜兜转转,醉于红楼梦中梦,走走停停,迷于大观雨中亭。
 (陈育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