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经验 感受齐鲁文化
32名新疆教师到胜利教育开展为期65天跟岗研修
2018年01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新疆教师在胜利教育跟岗研修。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杨波
  2017年11月11日,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援疆的工作部署,来自新疆喀什疏勒县17个学校的32名教师来到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的胜利第十三中学、胜利第三十九中学、胜利河口第一小学、胜利河口第二小学、胜利河口第三小学,开启了为期65天的跟岗研修。东营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陈金亮认为,教育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胜利教育作为这项光荣使命的实践者,积极将教育理念、教科研活动、课程设置等工作同新疆教师进行交流,推动双方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精心准备研修“大餐”
  时隔17年,吐尔洪·艾尼再次走出新疆,当起了学生。据了解,他曾经就读于北京的一所高中,并在湖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疏勒县第一中学担任汉语教师。他教书的学校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高中,在校生多达5000余人,他迫切地想见识教育发达地区的语文课程。
  在疏勒县八一中学担任高中生物教师的赵演演,度过了六年的教育生涯后同样遇到了“瓶颈期”。“以前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现在是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办学。”赵演演说,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她所在的学校开始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可新模式如何高效地应用于课堂一直困扰着她,“我一直考虑能有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该多好。”
  与此同时,在相隔数千公里的东营市,从市教育局到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对此次培训都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陈金亮等领导多次到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指导,确保32名新疆教师研修期间学有所成、生活愉快。
  胜利十三中作为此次培训工作的牵头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承办学校校长会议,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全方位为参训教师的生活、学习、业务提供帮助与指导。
真心传授精准相扶
  与疏勒县的教育情况相比,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教育教学内容更深、知识面更广、教学形式更灵活,5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校本特色。
  不同的教育现状,难免造成了参训教师的“水土不服”,各位指导老师不断与参训教师交流、探讨,及时更改培训“菜品”,并调整“菜品”的味道,让主旨更贴近他们教学实际,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准帮扶。
  入校后,吐尔洪·艾尼被安排到胜利十三中跟岗研修。第一天,他的专业指导教师王依艳为高年级讲解古诗、古文课程。考虑到吐尔洪·艾尼的实际接受能力,王依艳及时修改了示范课计划,并将吐尔洪·艾尼暂时委托给教授低年级的同事,确保他在短期内有所收益。
  在胜利十三中,吐尔洪·艾尼领略到了不一样的语文、数学、历史课堂,参与学校科研高效课堂的研讨,带队与学生跑操锻炼,并与班主任指导教师一同参与住宿生的管理,很快他就和新家庭融为一体。
  “胜利十三中实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灵活、高效、形式多样,对我今后的课堂安排有很大的启发。”同样受益匪浅的还有赵演演。在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扮演各种历史角色,深刻领会历史事件;生物课上,学生们自主制作模型、构建模型 ,深刻理会知识点内容;英语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发散思维,让学生们以导游的身份讲述自己的家乡;语文课上,教师给了学生充分展示书法等才艺的机会。“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新模式的真谛。”赵演演说。
  当来自疏勒县阿拉力乡库尔干小学的教师麦麦提图尔荪·艾麦提来到胜利河口一小时,这所学校正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纷纷走进学校陪同孩子一起上课,配合老师完成各种课堂任务,这种场面让麦麦提图尔荪收到很大启发。后来他主动向学校详细咨询了家长委员会管理模式,希望以此为借鉴更好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
  考虑到这次来参加研修的教师一人身兼多门课程,胜利河口一小充分满足他们的各类课程听课需求,提供他们相关的书籍、教案,赠送他们所需的教学素材,热心、真心、精心帮助他们。
共促发展友谊长存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加大对疏勒县的对口帮扶力度,让这个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县城出现了以“东营”命名的希望小学、援疆职工居住区,越来越多的东营各界精英人才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带到这里,也无形之中架起了一座友谊桥。
  当曾经援疆三年的胜利十三中教师周万亮和赵演演握手时,赵演演想都没敢想,此次跟岗研修竟能与曾经的援疆同事重逢,这让她感到陌生的城市不再有陌生感。
  课余时间,新疆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艺术节、学生管理等各项活动中。艺术节上,有新疆教师婀娜的舞姿;足球场上,有新疆教师飞驰的身影,大家相处的十分快乐。
  “与其说跟岗研修,倒不如说是一场文化交流。这次参训的教师中许多人是第一次走出家乡,于是,我们就想让他们在短期内感受到齐鲁文化和齐鲁教育精髓。”胜利第十三中学校长李增顺说,新疆教师在胜利教育跟岗研修期间,承担培训任务的五所学校还特别带领参训教师走出东营参观学习。
  据了解,通过在诸城市实验中学、青岛市崂山第二中学、烟台市南山职业技术学校、东营市胜利第六十中学等地参观学习,让参训教师们体会着齐鲁大地上不同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特色教育理念;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训教师体验着东营土地上黄河文化、湿地文化、石油文化相汇融合的神奇。
  在跟岗研修即将结束之际,新疆教师们纷纷登上讲台,给东营教师和学生们带来《大美新疆》的“文化大餐”,他们从新疆歌谣、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美食美景入手,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跟岗研修结束之际,新疆教师张芳还特意向胜利河口一小指导老师要来了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教材。“我想回去讲给我的孩子和学生听,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张芳说。
  “从指导教师身上,我感受到教师的职业精神和魅力。跟岗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友谊将长存,欢迎大家到新疆做客。”吐尔逊阿依·肉孜买买提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