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状和疾病需要找内分泌大夫?
揭秘您身边的内分泌疾病
本报记者吕增霞通讯员王淑萍
2017年07月0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地方,但是有很多读者经常会:“哪些情况需要看内分泌科呢?”
  什么是内分泌疾病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主要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系列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腺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如果存在有以下这些方面的不适,也许就已经患上内分泌疾病,这时就得看内分泌科。  
  患有以下症状时就应该及时的去看内分泌科:体重发生明显改变,减轻或者增加,消瘦肥胖,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侏儒症或者巨人症,精神异常兴奋,容易发怒烦躁,抑郁少言,沉默寡语,原因不明的骨痛、腰腿疼痛、骨质疏松、易折断,食欲减退、亢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皮肤干燥,唇厚舌大,症状性高血压,尤其是有多血质外貌、痤疮、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或者阵发性高血压,皮肤或毛发发生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紫纹、毛发改变、内分泌性痤疮,生殖及性功能改变,女性月经失调、乳腺增生、性早熟、不孕不育,男性阳痿,怕热,畏寒,心慌,胸闷,头痛,视力减退,软弱无力等,都是可以看内分泌科的。
  内分泌科主要接诊的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痛风、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危象、低血糖症、更年期综合征、矮小症等常见病与复杂疾患。
  糖尿病患者常见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出现并发症时可表现为视物模糊、手足畏寒、麻木,如果有上述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来内分泌科帮助您检查。常见的化验检查有,血糖、尿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功能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

易激动、心慌、乏力、怕热、消瘦等
——甲状腺疾病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表现:怕热、心慌、多汗、皮肤潮湿、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多食及体重下降等,部分患者可有突眼、小腿前水肿,可触及甲状腺肿大、结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则恰恰相反,常见表现:怕冷、皮肤粗糙、毛发干燥、食欲减退、便秘、体重增加及面部与下肢肿胀等。
  甲状腺炎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常有颈部疼痛,早期可出现部分甲亢症状,具体病情需进一步完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等检查明确。甲状腺疾病对于老人、中青年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心功能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会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及孕妇的健康,故当您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您于内分泌科就诊详细检查尽早治疗。此外,如您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即使无不适症状也应尽早到内分泌科就诊,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但也有少部分恶性的可能。

心慌、手颤、血压高不稳定
——内分泌性高血压

  在普通的高血压患者中,有一些还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心跳加快、手抖、阵发性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心前区疼痛、大汗、恶心、四肢无力、水肿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周期性麻痹,此时应除外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腺瘤、结节等,高血压、低血钾、乏力、夜尿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年轻起病的高血压、血压波动大、血压骤升伴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嗜铬细胞瘤。
  此外,肥胖是指体重异常增加及脂肪过多堆积,常引起或伴随一些疾病,如血糖升高、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分泌疾病也可表现为肥胖,如时常碰到的皮质醇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可见向心性肥胖、满月脸、体毛异常浓密等,这需要您就诊于内分泌科进行一些专科检查来明确。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症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又是常见病及多发病,故出现上述症状我们建议您就诊内分泌科,帮助您明确病因尽早治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