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率往往等于高风险碰不得的高利贷
本报记者孙川
2017年03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高利贷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借贷方式,一般认为,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高利贷具有利率高、剥削重的特点,高利率往往意味着高风险,所以,高利贷千万不能碰。
目前,我国对高利贷有不同的定义。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利贷,是指贷款利率高出央行同期基准利率四倍的贷款。
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违约,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而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民间借贷保护范围进行了界定,《规定》称,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所以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本金受保护,但是“高”于一定范围的贷款利息不受法律保护的结论。
高利贷攫取“超额”收益有何猫腻?
很多时候人们听到的“一毛的月息”,会一头雾水。实际上高利贷的资金价格都是指1元钱一个月的月息,6分相当于年利率72%,1毛的年利率则接近120%,比5.31%左右的银行借贷(年)利率至少高出14倍。
事实上,高利贷放贷人会跟借款人签订“假”合同,他们会把高利贷的利息写成本金或者一次性扣除半年利息之类。这种方式业内称为“砍头息”。举个例子,如果借款100万,月息6分,那么当月实际到手的钱只有94万,6万被作为利息扣除,如果一次性扣除半年利息则更加“恐怖”,实际到手资金只有64万。
据业内人士介绍,高利贷公司在放贷时会提5%的“坏账风险金”,这也构成了高利贷公司的收入。
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放高利贷常用的手段,就是故意拖延借款人的还款时间,到还钱的时候,如果债主能还上,绝不会让债主这么痛快的还钱的,要么关机,要么消失几天。在借贷合同中,很多会写入每天30%的违约金,这个数额“翻滚”起来,5天就已经能翻到3倍了。
高利贷公司如何收债?
在高回报面前,确保还款就成了高利贷公司的重要任务。有高利贷人士戏称“催收”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对方走到哪,跟到哪;卷张席子到对方家里打地铺;去对方家里和办公室里泼油漆;只要不开门就一直敲门喊着还钱等等。
在某网络论坛上,有曾经经历过高利贷催债的网友称,对方会派黑社会人员强行扣押财物;侮辱性的短信更是直接群发给亲朋好友,甚至还有黑社会人员会“友好”的去接送自家上学的小孩。
不仅如此,在利益的驱动下,艾滋病人成为催收的“王牌人士”。此前有媒体报道,有艾滋病催收团队号称“没有讨不回来的债”,忙的一年都没有休息。
提醒:绝不要碰高利贷
因为高利贷而违法犯罪,铤而走险,家破人亡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据新华网报道,去年8月24日下午,在湖南省株洲市,一名26岁的男子上吊自杀。知情人介绍,男子结婚才半年,疑因在网上赌博,输钱后借高利贷,近日债主催其还钱,心理压力大,便上吊自杀。其妻子正怀有8个月左右的身孕。
据《兰州晨报》报道,今年3月16日,司某某以办信用卡为幌子,套取多名受害人身份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用来还自己借下的高利贷。犯罪前司某以每月3000元的利息借款1.3万元,随后又以每月5000元的利息再次借款4万元,两次借款都远超其支付能力。
记者提醒各位市民,急用钱时,刷信用卡套现,利用网络支付平台套现,也比民间高利贷要安全太多。当然,做好财务规划,购买健康、财产保险才是防患于未然的正确做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