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公布今年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5批次不合格产品被查处兵圣王酒上黑榜
2016年10月1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10月17日(记者 段学虎) 17日,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今年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本次共抽检东营本地生产的63种食品,其中合格58批次,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包括了3批次酒类。兵圣王、黄河家、大河息壤等三种品牌的白酒均被查处一批次不合格产品。
根据今年东营市级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本次抽检中,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乳制品、白酒、植物油、肉制品、糕点等5个食品类别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检63个批次,其中合格产品58批次,不合格产品5批次,合格率92.06%,不合格率7.94%。
抽检中具体的不合格产品所涉及的标称企业、产品名称和不合格指标为:东营区麦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奶黄巧克力面包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标准要求;东营市独而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牛腱子肉检出日落黄;山东省垦利县酒厂生产的大河息壤海河经典酒、垦利县黄河家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河家酒生态原浆酒、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兵圣王酒总酸和己酸乙酯超标。
记者发现,不合格食品中,面包和牛肉制品的食品添加剂超标。而3批次不合格酒类,则均是总酸和己酸乙酯超标。据了解,所谓的总酸和己酸乙酯超标,会影响酒类的口感,而总酸总酯超标,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对上述检出不合格样品的生产企业,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通知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对辖区内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向当事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停止生产该产品,找出产生不合格食品的原因并整改到位方可生产。
另外,东营市食药监局特别提醒,本次抽检发现散装样品不合格率较高,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尽量选购预包装商品,且选购在保质期内,食品标识齐全的产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厂名、厂址或产地、生产日期等食品标签信息,并索要发票,尽量不要在无证食品摊点或摊贩处购买;若是透明包装袋,可透过包装查看产品的外观有无霉点和不正常的异物;此外,应在包装标注的保质期内食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食后致病。
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的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