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起,国家将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 本报记者 孙川 摄
日前,国家发改委确定,2017年1月1日起,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并允许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盐价放开后,对老百姓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食盐价格会降还是会升,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东营人一年要吃6800吨食盐
半数以上产自广饶
日前,发改委发布通告称,自2017年1月1日起,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这意味着以往食盐企业定区域、定产品、定价格销售的模式将成为过去。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完善食盐专营制度,打破食盐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的规定,允许食盐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全面建立起竞争性市场结构,食盐价格具备放开条件。
那么这一改革对东营市民生活、食盐生产企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东营市盐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东营市只有广饶精盐厂一家食盐生产企业,“整个东营市老百姓一年要食用的小包食盐大约是6800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广饶精盐厂所产的食盐。”
“为了丰富市民的选择,东营市也引进了省内其他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一些食盐品种,现已全面推向市场。”该工作人员介绍,明年盐价放开后,会有更多的食盐品种进入东营市场,“对市民来说,到时候会有更多的选择。”
盐改后,价格由市场调节
预计将会逐步趋于理性
其实说到盐业改革,百姓最关注的,无疑是食盐价格放开后,盐价会不会疯涨。不少市民担心,新政出台之后,食盐价格由政府调控变成企业自主定价,在投机、心理预期等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食盐价格波动或在所难免。
“食盐进入市场调节后,价格应该不会出现大涨,市场调节下,市民会自主选择那些质量好、价格优的食盐,商家则会核算自己销售价格,在合理的区间内确定价格。”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情况下,会不断促进盐业企业的定价逐步趋于理性。
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我国食盐年度需求量平均为1000万吨左右,不过全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产量就已超过4000万吨,属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因此有分析称,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可能会降价销售,盐价会暂时适度回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盐市场供需将趋于平稳,其价格也将逐渐趋于理性。
另外,食盐作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资,盐价放开并不等于物价部门就此对食盐放任不管。东营市盐务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食盐价格放开,不等于不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各级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食盐零售价格的监测,配合盐业主管机构采取措施,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食盐价格异常波动,确保食盐安全。因此,东营市盐务局也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切莫听信不实传言,抢购或囤积食盐,而应该根据生活需要按需理性消费。
◆相关链接
我国盐业专营已有2600年历史。
我国盐业专营传统由来已久,从汉代至今已有2600年历史。不过,现代盐业专营的目的和古代并不相同,不是以税收为目的。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食盐专营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而汉唐两朝将食盐专营发扬光大。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推行了包括盐铁官营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此后,食盐专营制度延续至今。
1996年5月,当时为保障食盐加碘,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对食盐的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食盐的批发业务,则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盐业专营目的并非为了国家财税,主要考虑消除碘缺乏病以及确保战略储备。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根据该办法又颁布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平竞争、监管到位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盐业管理体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