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为马拉松运动员加油获好评
“你们是最热情的拉拉队”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李沙娜 解岩 片/本报记者 段学虎


不少运动员为小记者们的热情竖起大拇指。
不少运动员主动与小记者们击掌鼓励。
小记者助威热情高 即使嗓子哑了也要高声呐喊
8日,在母亲节当天,东营市迎来了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而本报小记者组成的两支拉拉队不停地为参加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赛的10338名运动员呐喊助威,成为赛道沿线回头率最多、获点赞最高的小记者拉拉队伍。
5月8日早上6点半左右,小记者们就早早地来到指定地点,除了部分小记者在清风湖西门半程马拉松的折回点为运动员们加油外,还有部分小记者承担起了在胜利大街与南一路交会处为运动员加油的任务。
为了给选手们加油,小记者们可是做足了准备,不仅提前自己动手制作了彩色的小旗子,还准备了五彩的气球。在等待马拉松比赛开始的时间里,热情高涨的小记者们也没有闲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练习加油口号:“激情东马 永往直前”。
“快看快看,是不是运动员跑过来了。”随着比赛时间推移,参加半程马拉松的选手们出现在了小记者的视线中,小记者们开始激动起来,还未等选手跑近,就开始挥舞着手中的旗子与气球放声大喊“加油,加油”,不少选手听到加油声后向小记者挥手表示感谢,这让小记者们备受鼓舞,更加用心的为选手加油。
半程赛事中有一位扮成齐天大圣的选手给小记者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大圣一登场,小记者就爆发了热情得欢呼声,“快看,是齐天大圣”,“齐天大圣也来跑马拉松了”,“齐天大圣加油”,随后,大圣现场表演了一段耍棍表演,赢得了小记者阵阵掌声。
终于参加全程马拉松赛的选手们跑来了,肯尼亚选手的经过再次点起小记者们加油助威的激情,“他们好快,我差点没反应过来,就错过了。”小记者朱宝琴边吹哨带领大家高喊“加油”边感叹。

在胜利大街与南一路交会处,小记者们为运动员加油。
运动员与小记者击掌互动 还主动为小记者的热情点赞
小记者们近距离看着运动员们从面前经过,不仅看到了运动员们脸上、身上的大汗淋漓,也感受到了运动员们坚持不懈的耐力,更重要的是不少运动员都主动伸出手,跟小记者们击掌,互相鼓励,还有不少运动员为本报小记者们竖起大拇指。
“我们高喊加油的时候,很多路过的市民也会跟我们喊,让我觉得我们的加油很有意义,但我没想到会有运动员主动伸出手来跟我们击掌,还有的跟我们一起喊加油。”小记者刘逸凡、路永琦讨论着,每当有运动员经过,小记者们都拿出十足的精神呐喊加油,获得了运动员们的好评。
当小记者们还在高喊的时候,已经完赛返程的运动员主动回到小记者加油呐喊的地点,为小记者们拍照,“这些孩子真的很棒,我跑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已经很累了,但听到他们高亢有力的加油声,给了我鼓励,当时我在想有这么热情的鼓励者我没有理由不跑起来,所以我拍下他们加油的照片留个纪念,他们真的是最棒最热情的拉拉队。”一名运动员说。
同时,小记者们在为选手加油的同时还进行了实践采访活动,分头采访了不少参加完比赛的运动员,跟运动员们分享了他们比赛的故事,小记者都深有感悟。“妈妈,你看马拉松运动员,他们都这么累了,还努力坚持着跑下去,真的好厉害。”小记者崔珂祯说,以后她也要学习马拉松选手的马拉松精神,做事认真努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